從福建龍到八閩鳥“龍鳳呈祥” 政和動物群科研有望厚積薄發
中國科學家團隊最近在政和動物群研究發現確證全球最古老鳥類——政和八閩鳥,這一改寫鳥類演化史的重要成果論文,北京時間2月13日凌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上線發表,備受矚目。
這也是繼發現奇異福建龍化石并命名政和動物群之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脊椎所)聯合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等合作伙伴,在政和動物群取得的又一重大化石發現及研究成果。
合作各方當天在福州共同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科普解讀從福建龍到八閩鳥“龍鳳呈祥”的化石發現成果,推介政和動物群蘊藏的豐富化石資源,展望未來科研的廣闊前景,認為政和動物群化石發現目前只是開始,巨大潛力有望推動后續研究厚積薄發。
政和八閩鳥化石發現研究重要成果新聞發布會在福州舉行。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所長徐星研究員指出,奇異福建龍、政和八閩鳥的發現只是開始,前期的發掘工作表明,政和動物群以及福建其他中生代盆地化石資源十分豐富,相關發現研究潛力巨大。
他透露,依托現有古生物化石成果,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計劃與福建省共建古生物化石研究重點實驗室,申報古生物創新型科研平臺,持續聯合打造福建古生物化石新名片。同時,加強國內國際科研合作,推動與遼西熱河生物群、德國始祖鳥化石點等開展恐龍演化和鳥類起源等對比研究,助力政和動物群研究邁上新臺階。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周忠和研究員表示,政和動物群因其獨特的生物構成和地質背景,為研究侏羅紀晚期的生態系統演化和動物起源提供了寶貴的信息。政和八閩鳥的“劃時代發現”,不僅極大豐富對鳥類進化歷史的認識,也彰顯科學研究的力量。未來,期待政和動物群有更多發現,進一步解開生命演化的奧秘。
在福建省地礦局總工程師陳福龍看來,不僅僅是政和動物群,福建中生代盆地探尋恐龍和鳥類化石的潛力很大。
他說,福建目前已基本查明全省中生代地層的分布與特征,為發現恐龍和鳥類化石提供了堅實基礎和重要線索,有3個重點區域尤其值得關注:閩西紅層盆地,是恐龍足跡的“露天檔案館”;閩東火山盆地,是火山灰下的“化石冰箱”;閩西南與閩北地區的河湖地層,是鳥類起源的“神秘搖籃”。
政和八閩鳥重要成果新聞發布會結束后,周忠和院士被媒體圍住進一步采訪。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俞文峰表示,該省下一步的古生物化石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將做好兩個方面工作,一是穩步推進全省古生物化石資源摸底調查;二是繼續支持做好古生物化石科學發掘、研究與產地保護。
政和縣縣長王豐透露,該縣目前已對奇異福建龍古生物化石商標進行注冊,已有100多件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核,接下來將推動“政和動物群·奇異福建龍”“政和八閩鳥”古生物化石發掘與文旅、科研、教學相融合,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國家化石辦)副主任張昊楠為福建古生物化石保護利用建言獻策:一是做好政和動物群、上杭恐龍足跡群、漳浦琥珀生物群等化石產地科學保護工作;二是在福建舉辦古生物化石專題學術研討會,提高福建古生物化石科研學術地位;三是充分發揮古生物化石的多重價值,確保有序開發利用,服務鄉村振興。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王敏研究員是該所與福建省合作團隊負責人,領導開展政和動物群科研工作。他表示,合作團隊后續將進一步密切配合,發揮雙方互補優勢,加強野外發掘調查與科學研究,并根據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研究分析,希望在奇異福建龍、政和八閩鳥的基礎上,未來能收獲更多化石發現、取得更大研究成果。(完)
精彩推送
- 從福建龍到八閩鳥“龍鳳呈祥” 政和動物群科研有望厚積薄發
- “大黃鴨之父”新作《粉色江豚》長沙揭幕
- 《哪吒2》進入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TOP2
- 女子冰球:中國隊摘銅
- 寧夏有序推進2025年春耕備耕工作
- 重慶巫山“擺渡人”的26載堅守與溫情護航
- 山東塑造“舌尖上的金名片” 特色農業釋放共富效應
- 中國香港代表團:“無雪之城”創造多項歷史最好成績
- 浙江遂昌:“快遞進村”輸送鄉村振興“新動能”
- 浙江臨海新生代企業家“回鄉記”:與城市發展雙向奔赴
- 因“茶”結緣 以愛為橋:臺胞李尚儒的在閩創業路與兩岸融合情
- 廣東揭陽:“超級鏈主”廣東石化開局產銷兩旺
- 當AI邂逅亞冬會,歌聲點燃冰雪激情
- 從6000元到6300萬元:“數”說西藏滴新社區的“甜蜜”蛻變
- 遼寧加大存量商品房收購力度 提升住房保障能力
-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灰頭鴉雀現身安徽祁門
- 文化觀察:“哪吒”爆火 中國IP如何實現持久“續航”?
- 寧夏累計激活醫保碼574.3萬人
- 聚焦法律行業探討社會現實 小說《金手銬》推出
- 2024年沈陽發放汽車補貼資金約15億元
- 福建福州:新人“領證跟拍”記錄愛情
- 上海商家瞄準“浪漫經濟”搶占“甜蜜商機”
- 女子冰壺:中國隊不敵韓國隊摘銀
- 新一股冷空氣登場!中東部多地降溫超10℃ 冬天的感覺又要回來了
- 長三角地區元宵節后首趟務工團體包車從阜陽啟程
- 香港黃金交易所傳承金銀業貿易場百年輝煌,攜手金榮中國續寫新篇章
- 小恒數科:人工智能技術引領新潮流
- 機器人表演走進杭州街頭 “變臉”“舞獅”鬧元宵
- 第十五屆全運會香港賽區志愿者遴選完成
- “不打烊”的村衛生室 織起鄉村醫療服務網
- 70余名國際友人漫步花城品味中國年
- 青年企業服務專員上門“鬧”元宵 從制定新年OKR開始
- 賞非遺看表演 安徽合肥歡歡喜喜鬧元宵
- 廣東中山慈善萬人行認捐款物總額超1.6億元
- 耄耋老人六年手寫五封感謝信 一字一句道盡警民情
- 亞冬會花樣滑冰雙人滑:中國組合王瑀晨/朱磊位列第五
- 中國年輕一代玩轉元宵節“新食尚”
- 逛古巷看舞龍品美食 湖南益陽百歲老人的圓夢之旅
- 花樣滑冰:中國組合任俊霏/邢珈寧冰上舞蹈摘銀
- 遼寧大連:屬相燈里話團圓 百年光影“鬧”元宵
- 蛇年春節 杭州口岸免簽入境外籍人員同比增長1.5倍
- 攀高逐新謀發展 浙江麗水“鏈”就山區蝶變之路
- 雅加達唐人街鬧元宵
- 外籍友人體驗“元宵奇妙夜”:品傳統文化 享城市溫度
- 安徽合肥:市民打卡非遺表演迎元宵
- 神州同樂!多彩民俗齊綻放 歡天喜地鬧元宵
- 文化中國行 | 國潮鬧元宵 點亮中國年
- “急急如律令”翻譯引熱議 折射中國文化“走出去”難點
- 父子同心做鄉愁“擺渡人”
- 各地傳統民俗文化精華匯聚上海楊浦“元宵行街會”
- 新疆昌吉社火:多元文化匯聚的“大舞臺”
- 海洋天堂里的“心青年”:在融合就業中“找自我”
- 戴敦邦《白蛇傳》中國畫手稿入藏杭州國家版本館
- 香港舉行峰會探討粵港澳大灣區醫療產業協同發展
- 猜燈謎、投壺、繪花燈 來頤和園解鎖古人元宵節“攻略”
- 江西都昌:村民元宵“賽燈粑”祈福新年風調雨順
- 云南白族藝術家以數字水墨塑火蓮哪吒:國漫崛起源自多年積淀
- 云南冰雪經濟升溫 東南亞游客涌入體驗雪趣
- 中國多地“新春第一會”民企坐C位
- 日銷10萬只!上海老字號湯團迎來熱銷
- 遼寧推進綜合窗口改革 提升經營主體和民眾滿意度
- 湯圓刮起“中藥風”,有品牌賣了上百萬,醫生提醒……
- 鐵路隧道“破冰人”:最多一日清冰千余公斤
- 浙江杭州:元宵彩燈營造濃郁年味
- 浙江杭州:蕭山河上龍燈勝會點燃喜慶元宵氛圍
- 元宵節來新疆解鎖別樣體驗
- 湯圓,該怎么吃?
- 推融合話創新 福建泉州開展“古韻新意·傳統與時尚”主題活動
- 福建莆田花樣民俗迎元宵
- 蛇年元宵節“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黑龍江這些地方賞月最佳
- “洋面孔”長沙鬧元宵品地道“中國年味”
- 草原“風”景無限好——探訪內蒙古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
- 江蘇盱眙民俗展演巡游年味濃
- 從一線城市到縣鎮電影院 “后春節檔”持續火熱
- 相聚海拔逾2000米的小海坨山巔,兩岸青年交流在乙巳蛇年擦出新火花
- 如何激發海洋經濟迸發“新”活力 浙江探索“藍色未來”新引擎
- “線下+線上”雙軌并行、直播帶崗……“春風”送暖扎扎實實促就業
- 南京:夢回金陵城 在秦淮燈會邂逅中式浪漫
- 探訪貴州600多年古軍事屯堡——隆里古城
- 各地開展多彩活動喜迎元宵節
- 創新賦能 “綠色”亞冬
- “非遺”點亮元宵佳節 傳統民俗精彩紛呈煥發新活力
- 以舊換新有效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 浙江麗水上演各式“舞龍” 千姿百態迎元宵
- 浙江杭州:西湖邊的空中盲盒音樂會吸引民眾
- 我國冰雪運動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滑雪運動增長尤為明顯
- 德國留學生福建體驗“中國客家狂歡節”
- “天下第一燈”點亮世界中國年
- 北京第十屆鐘鼓樓相聲會元宵節專場開演
- 金價新高不斷,竟有平臺投資金條顯示缺貨?專家提示短期小心“過山車”
- 天氣轉暖戶外活動升溫 電動助力降低騎行門檻
- 樓市企穩回升有基礎 假期“淡季不淡”節后仍有支撐
- 香港黃金交易所新起點,金榮中國攜手共鑄黃金行業新里程碑
- 海鑫科金斬獲非洲國家級ABIS項目|技術領先 國際舞臺再創佳績
- 重慶分公司正式開業!北京人壽為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增添新動力
- 抖音電商“春節不打烊,財神送福氣”活動戰績出爐 全域日均支付GMV同比增長56%
- 躋身“5A”后的首個春節 浙江金華雙龍有哪些新玩法?
- 廣州首個街道國防教育中心在沙面揭牌
- 四川納溪:早茶香 采摘忙
- 千年古鎮游燈鬧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