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的變局:赴港買保險漸成歷史 內地保險吸引香港客戶
曾幾何時,內地客戶熱衷于南下赴港專門購買保險產品,所看重的是香港保險市場保費低、保額高、產品靈活,以及資產境外配置的優勢。
然而,近年來,隨著內地保險市場的越加成熟,保險產品的種類及服務得到了極大提升,內地客戶赴港買保險的熱度日漸降低,反倒是吸引了不少香港客戶專門到內地來配置保險產品。
“最近兩年,我有些香港朋友開始跑來內地買保險,我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說很簡單,內地依舊處于快速發展期,所帶來的投資回報要比香港市場高,所以,他們也會放一部分錢在內地買保險。”平安人壽廣東分公司資深業務總監林少謙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
在林少謙看來,雖然目前北上買保險的香港客戶還不是很多,但卻是一種趨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內地的保險產品,無論是條款設定還是服務,都在逐漸接近國際水平,甚至部分產品領先于國際。”他說。
赴港買保險漸成歷史
早些年,隨著內地城市逐步開放港澳個人游,赴港購買保險的內地居民逐漸增多。
鑒于需求的增加,部分境外保險公司甚至在內地駐點非法展業,拓展保險業務,由此一度在2004年前后帶來嚴重的“地下保單”問題。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管局最早的數據,2005年,內地客戶新單保費收入18億港元,當時僅占所有新單業務的3.98%,但此后便一路上升,直到2016年達到最高點,內地客戶貢獻的新單保費收入占比超過了40%。
2016年之后,內地客戶去香港買保險的熱情逐漸消退,2017年~2019年的三年間,內地客戶貢獻的新單保費收入占比累計回落超過15個百分點。
2020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港澳個人游幾乎冰凍,今年一季度,香港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為351億港元,同比下降27.5%,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為54億港元,同比下滑57.7%。
一般來說,內地客戶比較青睞香港的重疾險,該類型險種通常占據每年內地訪客新造保單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其次是終身壽險,占比在三成左右。
以2019年數據為例,當年,由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為434億港元,其中,危疾、終身壽險及醫療產品分別占內地訪客新造保單的57%、34%和3%。從付款模式看,約99%的內地訪客新造保單為期繳。
“據我觀察,港赴買保險的需求大致有四點:一是保額高;二是看重投資回報;三是去香港就醫的客戶理賠方便;四是境外資產配置的需要。但同時,在香港買保險也有其弊端,比如一旦出現理賠糾紛,內地客戶的維權比較麻煩,另外,在產品收益方面,預期收益不等于實際收益,這需要客戶充分理解保險條款。”林少謙說。
去年6月,安盛香港被曝出投連險巨虧95%,一位香港保險界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投連險是小險種,沒有固定收益,也不保值,客戶不了解最好不要買。
“即便是在香港本地銷售投連險,也是存在諸多規定的,比如要先了解客戶背景等,上述巨虧事件的問題不在于產品,而是在于銷售過程中,是不是存在銷售誤導,使得客戶對產品寄予太多的期望。”該人士說。
香港客戶買內地保險的考量
2015年以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被提出,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的相繼落地,大灣區內保險互聯互通漸行漸近。
《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中提出,要進一步便利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為已購買港澳地區保險產品的內地居民提供理賠、續保、退保等跨境資金匯兌服務;支持粵港澳保險機構合作開發跨境醫療保險等更多創新產品,為客戶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賠服務。
隨著保險互聯互通的推動,香港客戶也開始將視線轉向了內地保險市場。
事實上,近年來,內地保險業成熟度越來越高,保險產品創新不斷,以重疾險為例,各家保險公司爭先恐后推出“爆款產品”攻占市場,尤其是上市保險公司定期迭代,已經形成具有市場影響力的IP級產品,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另外,各家保險公司對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的應用,甚至在某些領域步入國際前沿陣地。
更加重要的是,如今,全球已進入低利率時代,對于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也形成一定壓力,“可以看到,這幾年,香港保險產品的分紅遠遠低于‘說明紅利’,相比之下,在內地,保險產品的回報還是相當可觀的,尤其是年金險產品比較受香港客戶歡迎,他們更多的是出于資產配置的考慮。”林少謙說。
在今年的“開門紅”期間,保險公司推出的年金險,其萬能賬戶結算利率普遍在5%左右,甚至有保險公司達到了6%。
圖片
-
22省份一季度GDP出爐:廣東
河南永城通報代王樓村改廁問
貢嘎山腳下的村民自發組隊四
-
河南太康:打造“紅色引擎
河南太康:智造品牌 打造千
80多個國家爭先搶購 “太康
全國各地樓市調控已60余次
哈爾濱一滑雪場纜車系統發生
農村農業部:建立和完善蔬菜
-
小果莊人撤了動物咋辦?他們
2021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
2020年北京薪酬大數據報告:
中國地震臺網:四川宜賓市珙
創歷史新高!國家郵政局:
北京于11月3日正式邁入冬季
-
中國地震臺網:新疆伊犁州鞏
進博會:共享經濟遍地開花
中國易地扶貧搬遷960余萬人
甘肅靖遠移民農戶:搬遷地不
重慶巫溪寧廠鎮:來自一個千
馬鞍山綜合保稅區:前三季度
金融
財經
要聞
公司
綠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田機械)將于2021年3月18日首發上會。綠田機械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2200萬股,占發
詳細>>11月6日,國際數據公司(IDC)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8480萬臺,同比下滑14 3%。出貨量前五的品牌分
詳細>>突如其來的疫情黑天鵝,讓中國零售行業整體遇冷,增長一度陷入停滯。對于業務模式主要面向線下門店的內衣企業來說,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詳細>>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已結束,然而,神州數碼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并不理想,營收凈利雙雙下滑。并且近日公司發布公告稱,10大董事、高管擬
詳細>>8月28日,兌吧發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盡管受疫情及宏觀經濟影響,其廣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時導致經調整凈利潤亦由盈轉虧,但是其SaaS業務表現
詳細>>27日晚間,申通快遞發布2020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 58億元,同比下降6 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67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