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非法開采事件疑云:虛假文件如何奪得千億礦權?
青海一民營企業打著“生態修復治理”的旗號,在祁連山南麓腹地木里煤田持續實施掠奪式采挖,黃河上游源頭、青海湖水源涵養地局部生態遭到嚴重破壞。自2006年至今,該企業涉嫌從木里煤田非法采煤2600多萬噸,獲利約150億元,企業董事長被稱為青海“隱形首富”和“西霸天”。
該事件經《經濟參考報》披露后引起廣泛社會關注,輿論呼吁深挖徹查背后的監管“黑洞”和不法利益鏈條。青海省委省政府調查組初步認定,涉事企業涉嫌違法違規、破壞生態環境,兩名廳級干部被免職并接受組織調查,事發地州、縣一批涉嫌失職失責的領導干部等被立案審查調查,涉事企業董事長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記者歷時兩年、先后三次深入青海調查發現,這一長時間、大規模的破壞性開采事件背后,諸多疑云有待解開。輿論普遍認為,現有處理結果并不能成為該事件的調查終點,只有揭開“黑金神話”背后的重重黑幕,才能刮骨療毒、正本清源,凈化地方環境和政商生態。
疑點一:虛假文件如何奪得千億礦權?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涉事的青海省興青工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興青公司)為家族性企業,由父子四人持股,馬登科(父)占股20%,馬少偉占股40%,馬邵云(弟)占股20%,馬邵雄(弟)占股20%。據了解,馬登科曾任青海省政協委員,董事長馬少偉則曾是西寧市政協委員。根據相關資料,進入木里煤田之前,興青公司負債近1億元。2006年該公司實際控制和運營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后,出現爆發式發展。到2012年底,興青公司六年間累計上繳稅金13億多元,2014年底公司總資產超百億元,馬少偉被當地人稱為青海“隱形首富”。
記者獲得的一系列證據表明,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系興青公司利用一紙虛假公文巧取豪奪而來。兩年前,媒體曾披露興青公司憑借一紙疑似造假的青海省商務廳《關于青海省紫金礦業煤化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的批復》(青商資字[2005]296號,以下簡稱“296號文件”),將香港華利國際有限公司持有的青海省紫金礦業煤化有限公司(簡稱紫金公司)股權及相應的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項目開發經營權非法據為己有。而此前陜西金土地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土地公司)已出資整體受讓紫金公司股權,興青公司以“零投資”奪走估值千億元的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引發金土地公司長達十多年的維權訴訟,“青海礦權大案”曾轟動一時。
據網上的舉報內容和媒體調查的情況,與興青公司長期在同一幢大樓辦公的青海省商務廳,在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礦權訴訟中屢番為“296號文件”背書。證據材料顯示,2014年6月29日和10月24日,青海省商務廳兩次向西寧市中院復函,稱“296號文件確系我廳出具”,并請法院“給予諒解和支持”。而2018年5月和12月,商務部、青海省紀委經過大量調查后分別出具調查結論:“296號文件”在制發的簽發環節即告中止并“夭折”,其為無效文件。
疑點二:屢被處罰為何“屹立不倒”?
記者從青海省國土資源廳證實,實際由興青公司董事長馬少偉持股51%、興青公司持股49%的青海天木能源集團,于2009年11月取得青海省天峻縣木里煤田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有效期為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
早在2004年9月,青海省政府《關于加強煤炭資源勘查開發管理的通知》要求,重點加強對木里等地區從事勘查開發活動企業的監管,堅決杜絕無證開采、以采代探等違法行為。
而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興青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青海興青天峻能源集團,在聚乎更礦區一井田展開大規模露天違法開采。在從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等合法手續的情況下,其違法開采至今已14年。該公司目前在開采現場有陜西漢中和四川兩個項目部,其中一個項目部2020年6月26日至7月25日“自卸車作業統計表”顯示,此期間產煤44206噸。煤礦工程技術人員對記者說,有組織的大規模采挖才會有如此之大的產煤量,絕對不可能是修復治理過程中順便挖掘的“露頭煤”或“工程煤”。
2011年2月22日,青海省國土資源廳向省政府提交的《關于對木里煤田各企業監管及打擊盜采煤炭資源情況的報告》說,“2006年下半年,興青公司進駐木里煤田聚乎更礦區一井田,一直進行露天開采”,執法部門“對興青公司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六次,立案查處一次”;“2010年3月,天峻縣對興青公司在勘查期間‘以采代探’違法行為給予100萬元的行政處罰”。
2011年10月28日,青海省環保廳向興青公司開具《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其“聚乎更礦區一井田項目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擅自開工建設并投入生產”,決定對其處以30萬元罰款并責令停止生產、補辦環評審批手續。
青海當地人士對記者說,多年來興青公司因違法開采被一再處罰,卻有恃無恐、有驚無險,成為經年不改的盜采“慣犯”,通報問責高壓之下仍無收斂,這里面既有企業利益與地方利益的勾連,也有層級不低的相關官員在背后為其“站臺”撐腰。
疑點三:“史上最嚴”督查何以輕松過關?
從2014年8月開始,木里礦區煤礦全面停產整頓,采取露天采坑邊坡治理、渣土復綠等措施修復生態,青海省委主要領導帶隊到礦區現場辦公。興青公司內部資料顯示,在整治風聲趨緊的2014年,該公司仍從一井田煤礦采煤113.47萬噸。
2016年2月,中央有關方面《關于青海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和木里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調研報告》引起高度重視,木里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進入最為嚴厲的時期。相關資料顯示,就在當年興青公司非法采煤100多萬噸。
2017年8月8日至9月8日,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對青海省開展環保督察,當年興青公司非法采煤仍近百萬噸。2019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對青海省開展環保督察。據反映,督察組下沉天峻縣督察,興青公司的開采停了數天,督察組離開的次日即恢復開采作業。該公司2019年11月26日至12月29日《挖機挖煤結算表》顯示,10臺挖掘機合計產煤11.28萬噸;當年產煤量合計近百萬噸。
當地不少人士質疑:興青公司能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里“瞞天過海”,且在“史上最嚴”環保督察中躲過、頂風非法開采,如果沒有基層相關人員為其站崗放哨,沒有更高層級的權力者上下其手,對其袒護縱容,是難以想象的。
疑點四:劣跡斑斑為何備受“關照”?
在聚乎更一井田礦區,興青公司“開膛破肚”式采挖形成的巨型凹陷采場,自東南向西北方向蜿蜒5公里,形成一條寬約1公里、深達300米到500米的溝壑,猶如在高原濕地上劈出的一道巨大傷口。開挖剝離出的地下凍土、巖石、煤矸石,在礦坑附近堆起四五十米高的渣山,掩埋了大片草地。
青海省海西州國土局2010年4月10日公開發布的執法監察信息說,當年3月29日至3月31日,該局會同天峻縣國土局對木里煤田各開采企業及勘察區進行聯合執法監察,興青公司“現場沒有開發行為”。而興青公司生產統計表顯示,執法部門進行執法監察的這三天時間里,該公司產煤3萬余噸。
興青公司董事長馬少偉稱,其在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的環保工作得到省政府肯定,作為生態修復治理樣板,經驗在木里礦區推廣。木里煤田多位煤炭行業人士對記者說,興青公司在聚乎更礦區“邊修復、邊破壞;小修復、大破壞”,實施生態修復的面積微乎其微,是典型的“面子工程”,不知道上面要樹立什么樣的生態治理導向,“生態修復整理樣板”成了興青公司在木里礦區大規模非法開采的“擋箭牌”。
按照青海省煤炭運輸銷售相關規定,具備合法手續的煤礦,才能從當地煤炭管理部門取得運輸通行證,無此證意味著煤炭無法運出銷售。興青公司在聚乎更礦區非法生產多年,大量優質焦煤暢通無阻進入營銷渠道。記者發現該公司運輸煤炭的車輛,均持有“木里礦區焦煤定向銷售運輸臨時通行證”,上面赫然蓋著木里煤田管理局的印章。另據了解,木里煤田管理局在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的關鍵部位,都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可實現對煤礦24小時監控,而嚴密的在線監測成了“睜眼瞎”。
青海一些干部對記者說,馬少偉多年來突破底線、劣跡斑斑,卻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且一貫以正面形象示人,很難不引人聯想,青海“隱形首富”有著怎樣的“能量”和系統性的腐蝕性和破壞力,必須深挖細查。
疑點五:數百次被舉報涉黑為何坐大成勢?
金土地公司負責人對記者稱,14年來其以書面形式,先后700多次向青海省有關部門實名舉報馬少偉“涉黑涉惡”、“以黑護采、以采養黑”等問題,卻無任何回音。
金土地公司報案材料顯示:2006年11月9日和11日,興青公司十多人手持槍械和刀棍,驅趕金土地公司留守人員,自此搶占聚乎更一井田煤礦;2008年8月2日,金土地公司負責人及員工在西寧市住所的窗戶玻璃遭槍擊。
此外,馬少偉及興青公司十余年來涉嫌非法購買、儲存和使用炸藥3250萬公斤、雷管6500萬枚以上,以及被指存在其他“涉黑涉惡”問題。
青海省內外不少人士對記者表示,作為依靠巧取豪奪、非法開采坐大成勢的“地頭蛇”,馬少偉如何實現“黑白通吃”,其“黑金神話”背后有無更大的政商“黑洞”,這些都應一查到底,給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事件回顧】
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采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
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三年前被中央通報,聲勢和力度空前的問責風暴,開啟了祁連山史上最大規模的生態保衛戰。《經濟參考報》記者持續兩年多的跟蹤調查發現,通報追責高壓之下,祁連山生態保護總體取得成效,但南麓腹地的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礦區非法開采并未根絕。大規模、破壞性的煤礦露天非法開采,正給這片原生態的高寒草原濕地增加新的巨大創傷,黃河上游源頭、青海湖和祁連山水源涵養地局部生態面臨破壞。
《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方調查證實,制造這一區域生態災難的,是一家名為青海省興青工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青公司”)的私營企業。興青公司董事長馬少偉號稱青海“隱形首富”,14年來盤踞木里礦區聚乎更煤礦,涉嫌無證非法采煤2600多萬噸,獲利超百億元。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歷經兩輪中央環保督察和青海省叫停木里煤田礦區內一切開采行為、開展生態環境整治的背景下,興青公司在木里聚乎更煤礦的非法開采也未受到撼動,時至今日其打著修復治理的名義仍在進行掠奪式采挖,生態舊債未還又添新賬。
“開膛破肚”式采挖觸目驚心
海拔4200米的木里礦區聚乎更煤田,地處青海省天峻縣,緊鄰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是祁連山賦煤帶的資源聚集區,為青海唯一的焦煤資源富集地。木里煤田由四個礦區組成,聚乎更煤田由七塊井田組成,聚乎更一井田是其中面積最大、儲量最多的井田,焦煤儲量近4億噸,興青公司非法開采活動集中于此。
2020年7月下旬初,《經濟參考報》記者第三次探訪聚乎更礦區東南側的一井田煤礦5號井。興青公司采煤區內,數臺挖掘機和裝載機正在緊張作業。滿載煤炭、渣土的重型自卸車一輛緊接一輛,沿著礦區簡易道路逶迤爬行;回行的空車則一路狂奔,揚起漫天塵土。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興青公司有四個采煤隊、120臺機械、近300人在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5號井開采作業。
在興青公司露天開采現場,放眼望去,“開膛破肚”式采挖形成的巨型凹陷采場,自東南向西北方向蜿蜒5公里,形成一條寬約1公里、深達300米到500米的溝壑,猶如在高原濕地上劈出的一道巨大傷口。開挖剝離出的地下凍土、巖石、煤矸石,在礦坑附近堆起四五十米高的渣山,掩埋了大片草地。
2019年4月26日,《經濟參考報》記者曾以運輸車司機身份通過重重盤查,進入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5號井,目睹了興青公司與上述情景幾乎相同的開采場面。
2019年7月8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再赴木里聚乎更礦區,在興青公司礦區駐地門口看到,兩個多小時,75輛滿載煤炭的重型半掛車從興青公司采煤區呼嘯駛出,每輛車裝載至少50噸,源源開往八公里外的木里火車站煤炭貨場。
時隔一年多,興青公司在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5號井的采掘面,向西北方向快速擴展。記者置身于此看到,遠處是碧草如茵的自然濕地、珍珠般灑落的羊群和白雪點綴的山峰,近處則是一片狼藉的煤堆、渣堆和觸目驚心的巨坑,對比之下像是綠色的高原草甸被遽然撕裂,黑色煤炭和渣土如傷口處外翻的血肉,令人不忍直視。
14年非法開采獲利超百億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興青公司于2005年介入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2006年后半年開始煤炭開采,其非法開采活動已持續14年。
2005年至今,興青公司參與了木里煤田三輪煤炭資源整合,先后加入了松散型的青海木里煤業有限公司、青海天木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和青海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整而不合”,實質是興青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青海興青天峻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青天峻能源公司),單獨自行在聚乎更一井田煤礦5號井實施煤炭開采。
記者從青海省自然資源廳一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截至目前,興青公司、興青天峻能源公司均未取得聚乎更一井田煤礦的采礦許可證,其開采行為屬于非法盜采。
此前,馬少偉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稱,其長期以來都在參與木里煤田三輪煤炭資源整合,整合一直未能全部完成,興青公司、興青天峻能源公司都“停產配合整合,沒有生產”。
而根據青海省政府青政(2011)93號文件,2011年度興青公司上繳稅收33271萬元。另據青海省政府青政(2012)61號文件和2013年7月青海省財政工作會議披露的數據,2012年度興青公司上繳稅收4.12億元。當地專業人士據此測算,自2006年底到2014年6月底,興青公司在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非法開采優質焦煤2000多萬噸,收入110多億元。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興青公司內部獲得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測算,該公司2007年至2014年在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炭產量數據顯示:2007年煤炭產量270.88萬噸,2008年煤炭產量288.77萬噸,2009年煤炭產量275.51萬噸,2010年煤炭產量112萬噸,2011年煤炭產量359.69萬噸,2012年煤炭產量445.41萬噸,2013年煤炭產量185.5萬噸,2014年煤炭產量113.47萬噸,年煤炭產量270.88萬噸;2007年到2014年合計采煤2051.23萬噸,收入110.19億元。
此外,專業人士根據相關資料測算,2015年至2020年,興青公司在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采煤500多萬噸,收入約40億元。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興青公司內部獲得的2019年11月26日至12月29日《挖機挖煤結算表》顯示,在此約一個月期間,10臺挖機合計產煤11.25萬噸;2020年5月26日至6月25日《自卸車車數統計表》顯示,此期間產煤4.1萬噸。
由此可見,自2006年到2020年的14年間,興青公司從木里煤田非法采煤2500多萬噸,獲利150億元左右。
兩輪中央環保督察期間仍不收手
青海木里煤田違法開采、過度開發破壞草原濕地生態環境,曾引起廣泛關注。從2014年8月開始,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部署,木里礦區的煤礦全面停產整頓,采取露天采坑邊坡治理、渣土復綠等措施修復生態。
馬少偉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在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的環保工作得到省政府肯定,作為生態恢復治理樣板,經驗在木里礦區推廣”。
而據知情人士稱,2014年8月19日,青海省委、省政府領導帶隊到木里煤田聚乎更礦區現場辦公,指導督辦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工作。省領導一離開,興青公司便白天修復整理棄渣,夜間照舊采掘、出煤。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興青公司打著礦區生態治理修復的旗號,繼續實施大規模非法開采,當地人士稱之“邊修復、邊破壞;小修復、大破壞”。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得的興青公司內部資料顯示,在木里礦區整治風聲趨緊的2014年,該公司從聚乎更一井田煤礦采煤113.47萬噸。
2016年2月,中央有關部門《關于青海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和木里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調研報告》引起高度重視后,青海省政府出臺木里煤礦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整治工作進入最為嚴厲的時期。相關資料顯示,就在當年,興青公司從聚乎更礦區一井田采煤100多萬噸。
2017年8月8日至9月8日,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對青海省開展環保督察。《經濟參考報》記者獲得的大量圖片、視頻資料顯示,此期間興青公司在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的非法開采仍舊熱火朝天,停采時間僅一周左右。
2019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對青海省開展環保督察。據興青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督察組到天峻縣開展下沉督察,興青公司在聚乎更一井田煤礦的開采停了三天,督察組離開的第二天即恢復開采作業。
“每逢領導前來視察、檢查工作和執法檢查,興青公司就臨時停產一兩天,并將采煤機械設備全部轉移到渣山整形工地,用礦渣堵死通往采煤區的道路。”興青公司內部知情人士對記者說,經常是白天迎接檢查、夜間組織開采,或者上級領導、執法人員前腳剛離開、后腳就恢復生產。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為了應對青海省執法部門的監督檢查,2020年7月28日起興青公司停產四天。31日下午14時左右,檢查人員離開,16時興青公司即通知各采煤隊恢復當日夜班開采。
據興青公司內部人士透露,通常情況下公司24小時作業,但每次有領導和執法人員前來礦區,公司都能事先得知消息,將礦體和挖出的煤炭或用土掩蓋,或用綠色蓋土網予以覆蓋,看似綠色草坪;檢查人員一離開,立即恢復作業。
就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非法開采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致電馬少偉,馬少偉表示:“煤礦一直在停產著呢。”
“破壞性”開采暗藏巨大生態“黑洞”
木里煤田儲藏我國稀有煤種優質焦煤,該焦煤發熱量通常在6600大卡以上,是不可或缺的煉焦用煤。青海人形容這里的煤炭品質好到“用一張紙都能點燃”。
聚乎更礦區一井田煤礦勘察報告顯示,其下一層煤層平均厚度17.24米,下二層煤層平均厚度11.41米。按照礦產資源法律法規和煤炭工業技術規范,露天煤礦煤層厚度超過6米的,回采率須達到90%。
相關煤炭開采專家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為了追求效益盡快最大化,興青公司開采只吃“白菜心”,僅采特厚煤層這一層,薄煤層、地質構造比較復雜的煤層基本上棄之不采,回采率不足15%。
對此,業內人士痛惜地稱為“采一噸扔五噸”,如此采富棄貧、采厚棄薄、采易棄難,導致優質煤炭資源在興青公司挑肥揀瘦的開采過程中,被白白扔掉80%。聚乎更一井田5號井儲煤1.55億噸,興青公司采掘最深處已達500米,采掘范圍已過多半,超過6000萬噸煤炭資源被興青公司白白扔掉,相當于年產300萬噸大型礦井的20年產煤量,估值高達360億元左右。
青海大學一位參與以木里礦區為試點的高寒礦區植被恢復項目研究的專家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木里礦區分布著大片凍土及高寒草甸等濕地植被。聚乎更礦區所處的位置,既是黃河一級支流大通河的源頭所在地,同時也是青海湖入湖徑流河重要的發源地,粗放野蠻開采破壞的不僅僅是礦區周邊,隨之而來的草場退化和地表荒漠化,將導致黃河上游和青海湖區域生態環境的惡化。
就興青公司“掠奪式、破壞性”開采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宏福連呼“痛心疾首”。他說:“木里煤田區域生態極其敏感和脆弱,大規模無序探礦采礦使得成千上萬年形成的凍土層被剝離,水源涵養功能減弱或消失殆盡,將使地表大面積發生不可逆轉的干旱化。”
張宏福表示,興青公司十幾年來無科學的施工組織設計和規范施工作業,不僅破壞原有的自然生態系統,而且使優質焦煤、可燃冰等不可再生資源遭受毀滅性破壞,有關部門必須予以徹查。
圖片
-
22省份一季度GDP出爐:廣東
河南永城通報代王樓村改廁問
貢嘎山腳下的村民自發組隊四
-
河南太康:打造“紅色引擎
河南太康:智造品牌 打造千
80多個國家爭先搶購 “太康
全國各地樓市調控已60余次
哈爾濱一滑雪場纜車系統發生
農村農業部:建立和完善蔬菜
-
小果莊人撤了動物咋辦?他們
2021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
2020年北京薪酬大數據報告:
中國地震臺網:四川宜賓市珙
創歷史新高!國家郵政局:
北京于11月3日正式邁入冬季
-
中國地震臺網:新疆伊犁州鞏
進博會:共享經濟遍地開花
中國易地扶貧搬遷960余萬人
甘肅靖遠移民農戶:搬遷地不
重慶巫溪寧廠鎮:來自一個千
馬鞍山綜合保稅區:前三季度
金融
財經
要聞
公司
綠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田機械)將于2021年3月18日首發上會。綠田機械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2200萬股,占發
詳細>>11月6日,國際數據公司(IDC)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8480萬臺,同比下滑14 3%。出貨量前五的品牌分
詳細>>突如其來的疫情黑天鵝,讓中國零售行業整體遇冷,增長一度陷入停滯。對于業務模式主要面向線下門店的內衣企業來說,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詳細>>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已結束,然而,神州數碼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并不理想,營收凈利雙雙下滑。并且近日公司發布公告稱,10大董事、高管擬
詳細>>8月28日,兌吧發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盡管受疫情及宏觀經濟影響,其廣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時導致經調整凈利潤亦由盈轉虧,但是其SaaS業務表現
詳細>>27日晚間,申通快遞發布2020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 58億元,同比下降6 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67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