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鯰魚”攪動集體經濟活水 廣州黃埔集體資產、收入和成員分紅總額實現“五連增”
廣州科學城將迎來一新地標。與寶能國際體育演藝中心隔街相望的至泰商務中心不久將正式開業,預計每年為蘿崗社區的農村集體帶來過億收入,將農村集體家底進一步盤活。
高質、高端企業參與農村集體土地項目合作開發和管理,離不開黃埔區農村集體“三資”平臺的牽線搭橋。早在2012年,黃埔區率先在廣州開展農村集體“三資”平臺建設工作。自黃埔區農村集體“三資”平臺成立,通過平臺交易的農村集體資產項目共5712宗,交易總額約290.37億元,已成為黃埔區農村集體經濟增長的重要載體。
改革永不止步。在城鄉一體化發展新趨勢下,該區今年以來借助數字賦能,開創黃埔“三資云”新模式,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實現集體資產云監管、資產交易云服務、集體財務云核算、集體成員云管理、民主管理云監督、干部薪酬云考核等服務與監管一網全覆蓋,構建“線上+線下”全方位立體化農村集體“三資”服務管理新體系,為黃埔區鄉村振興再添新動力。
引入“鯰魚”??
攪動集體經濟活水
最近,廣州至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譚柯忙得腳不沾地。約2個月后,至泰商務中心將開門營業,項目招商、項目建設、商鋪裝修等事項正齊頭并進。盡管每天有接不完的電話,但招商任務完成約80%的喜人成績還是讓譚柯干勁十足。
至泰商務中心位于科學城的中心位置,集產業辦公、體驗商業、星級酒店、品質公寓為一體,既引進了中關村數字文化產業園、黃埔區國家級人才產業基地等高端產業項目,也與LAVAZZA咖啡、蓮香樓酒家等品牌簽約。“既宜業也宜居。”譚柯總結道。
高端商業綜合體的崛起,也曾經歷了好事多磨的階段。
據蘿崗社區財務主管鐘志華介紹,該社區在十多年前撤村改居后,通過征地返還及建設用地置換等方式核算留用地面積約1400畝。如今至泰商務中心的所在地,正是蘿崗社區與保利集團合作開發約408畝留用地后,返還給社區的集體復建物業中的部分。
“村民欠缺對集體土地和物業的統籌管理能力。”鐘志華說,最初的招租方案由于租金過高、租期過短,造成開發后的優質項目無人問津。由于不了解市場行情,定價過高易造成集體物業閑置,定價過低直接讓集體經濟受損。
蘿崗社區面臨的困境,正是黃埔區鄉村振興工作面臨的全新課題。隨著黃埔區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集體資產的經濟價值也水漲船高。截至2020年12月31日,黃埔全區880個農村集體(含集體公司)總資產約384.59億元,凈資產總額超過160億元。
一個小社區可能就掌握著價值龐大的集體資產,如何統籌管理好集體土地和物業是每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面臨的時代課題。對此,黃埔區于2020年3月印發了《關于扶持壯大我區集體經濟的實施辦法》,多舉措增強農村集體“造血”功能。
“可以說這是我們蘿崗社區近年來最重要的決定之一。”鐘志華說。多次嘗試后,在黃埔區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蘿崗社區決定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聘請了專業機構做評估報告,制定了相對合理的招租方案。今年1月30日,通過黃埔區農村集體“三資”平臺公開交易,由廣州至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摘得。
“打破禁錮,開放思路,助力鄉村振興。”黃埔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黃埔區農村集體“三資”平臺打破了農村集體資產經營“本地化”的慣例,引導農村集體資產經營活動遵循市場規律運行,為黃埔區農村集體資產交易工作營造了公開、公平、公正的良好競爭氛圍,較大限度引入優質企業(經營者)參與農村集體資產經營活動。
牽線搭橋??
解決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我們一直看好黃埔的發展,在等待機會。”譚柯表示,公司有實力、有雄心,但此前一直苦于沒有資源和渠道,后來終于通過黃埔區農村集體“三資”平臺找到突破口,在黃埔區投資興業。
“早在2013年,黃埔區農村集體‘三資’平臺就已經上線了。”黃埔區農業農村局集體資產財務中心負責人表示,服務是該平臺的一大職能,這些年平臺一直結合服務群眾的實際需求,突破服務瓶頸,暢通服務通道,用“黃埔速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最直觀的是“云交易”功能,黃埔區2019年在全市率先實現集體資產電子交易的基礎上,接續優化各交易環節,實現集體資產交易云申請、群眾報名云受理、項目競投云報價、保證金云退款、經濟合同云存儲的全鏈條云服務。2019年至今,黃埔區農村集體資產通過“云交易”共419宗,參與人次共1072人次。
除了將集體資產的交易過程從線下搬到線上,結合企業代表、村民、工作人員等使用者的需求,該平臺同樣把省事、省心、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集體資產的公開流程,哪怕是小到一個攤位出租都要及時公告。”黃埔區農業農村局集體資產財務中心負責人說。黃埔區開展農村集體公開欄信息化建設試點工作,選取7個經聯社作為試點,通過公開欄信息化建設,實現農村集體“三資”信息公開工作規范化、統一化、數字化和及時化。
除了信息公開、交易,黃埔區農村集體“三資”平臺還幫助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營集體資產。如該平臺的“碼上付”功能,運用“三資云圖”對集體資產與合同履約的實時預警功能,為承租戶提供便捷、高效的租金交付方式。
“三資”管理的嚴密性、全面性,使農村集體“三資”全部納入平臺管理、資產閑置率得到有效控制、資產經營實現良性競爭、資產收益及時足額收取,資金安全更有保障,村集體資產、資源、資金的利用率和收益率穩步提高。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黃埔區農村集體經濟整體持續穩中向好,集體資產總量、收入總額和成員分紅總額實現“五連增”,分別從2016年的224.71億元、18.39億元和19.07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384.59億元、39.46億元和33.98億元,增長率分別為71.15%、114.57%、78.19%,農民生活更加富裕富足。
上“云”上“鏈”??
集體資產經營“一圖清”“一圖管”
“今年,黃埔區農村集體‘三資’平臺迭代為3.0版本,我們稱之為‘三資云’。”黃埔區農業農村局集體資產財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從最早的財務手工記賬到2014年實現網絡版核算,“云”字體現了新平臺最大的特點。
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打造的“三資云圖”,是新平臺高效制勝的法寶。黃埔區“三資云”平臺將農村集體資產傳統列表式監管,通過精準測繪轉化為農村集體資產“云圖”智能化監管,建立智能管理“中樞神經”。
例如,在黃埔區農村集體“三資”地圖上點擊至泰商務中心所在地塊,其現狀、經營情況、合同履約、租金水平、承租方信用管理等相關信息即可直觀地全面展示,此外通過對各個環節數據的共享和分析,也能為該地塊周邊區域的統籌規劃和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工作人員只需通過黃埔區“三資云”平臺里的一張圖,即可實現集體資產經營“一圖清”“一圖管”。
此外,黃埔區“三資云”平臺更通過集體“三資”云分析、集體資產云監管、資產交易云服務、集體財務云核算、集體成員云管理、民主管理云監督、干部薪酬云核算等“三資”服務與監管一網全覆蓋,實現全鏈條閉環監管新模式,形成了以“一網一線一票一卡”為主體、“線上+線下”監管良性互補的農村集體財務監管3.0時代。
編織好“三資”監管“一張網”,讓“三資”上級監管力不從心、村級監管群眾不服的難題迎刃而解,既是“緊箍咒”,也是“護身符”,既保證了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也保護了干部。
如今,黃埔區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又領先一步,發揮該區區塊鏈產業優勢,率先進入全市“區塊鏈+‘三資’監管”新高地,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實現農村集體“三資”“鏈”上管,目前已實現對正有效執行的合同7313份“鏈”上監管,下一步將對云交易及云表決全程上鏈,逐步形成黃埔區農村集體“三資”全數據、全流程、全方位的鏈上監管新模式。
接下來,黃埔區將繼續打響、做強“三資”監管“一張網”的“黃埔品牌”,持續優化提升黃埔區“三資云”服務與監管水平,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經驗,為全市全面推廣農村集體“三資”監管“一張網”作出新貢獻,為“十四五”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起好步。
圖片
-
22省份一季度GDP出爐:廣東
河南永城通報代王樓村改廁問
貢嘎山腳下的村民自發組隊四
-
河南太康:打造“紅色引擎
河南太康:智造品牌 打造千
80多個國家爭先搶購 “太康
全國各地樓市調控已60余次
哈爾濱一滑雪場纜車系統發生
農村農業部:建立和完善蔬菜
-
小果莊人撤了動物咋辦?他們
2021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
2020年北京薪酬大數據報告:
中國地震臺網:四川宜賓市珙
創歷史新高!國家郵政局:
北京于11月3日正式邁入冬季
-
中國地震臺網:新疆伊犁州鞏
進博會:共享經濟遍地開花
中國易地扶貧搬遷960余萬人
甘肅靖遠移民農戶:搬遷地不
重慶巫溪寧廠鎮:來自一個千
馬鞍山綜合保稅區:前三季度
金融
財經
要聞
公司
綠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田機械)將于2021年3月18日首發上會。綠田機械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2200萬股,占發
詳細>>11月6日,國際數據公司(IDC)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8480萬臺,同比下滑14 3%。出貨量前五的品牌分
詳細>>突如其來的疫情黑天鵝,讓中國零售行業整體遇冷,增長一度陷入停滯。對于業務模式主要面向線下門店的內衣企業來說,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詳細>>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已結束,然而,神州數碼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并不理想,營收凈利雙雙下滑。并且近日公司發布公告稱,10大董事、高管擬
詳細>>8月28日,兌吧發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盡管受疫情及宏觀經濟影響,其廣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時導致經調整凈利潤亦由盈轉虧,但是其SaaS業務表現
詳細>>27日晚間,申通快遞發布2020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 58億元,同比下降6 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67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