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遺跡遺址地攜手共促理學文化國際化傳播
11月6日,周敦頤遺跡遺址地政協協商協作會議在周敦頤家鄉湖南永州市道縣舉行,湖南、江西、廣東、重慶、河南、江蘇的周敦頤遺跡遺址地政協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探索理學文化淵源,共話如何提升周敦頤理學文化國際影響力。
會議旨在取得“七個一”成果:首次搭建周敦頤理學文化政協協商協作會議平臺;創立湖南省周敦頤理學文化研究會;創建周敦頤理學文化城市聯盟;創辦《周敦頤理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術專刊;出版一套周敦頤研究專著;舉辦“沿著周敦頤思想與足跡游世界”征文大賽;推廣以周敦頤理學文化為主元素的文旅產品和精品路線。
周敦頤雕像。蔣克青 攝
周敦頤出生于公元1017年,是北宋道州(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被尊為理學開山鼻祖。作為當今排名第36位的世界級名人,周敦頤為人追求高潔,寫下千古名篇《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成為官宦士子和后人為人處世的座右銘。一句“官清贏得夢魂安”,道出了他清清白白做官做人的宗旨,影響一代又一代為官從政者。
“千年伊洛淵源盛,總是濂溪一脈功。”周敦頤的理學文化上為歷代朝廷所重,下與仕子相合,歷代國之棟梁無不用其精義,用以治國安邦、教化人心,甚至走出國門,廣泛、深遠影響著東南亞、東亞的文化思想發展。
近年來,各個遺跡遺址地都在傳承發展周敦頤理學文化。湖南郴州市修繕千年學府濂溪書院,建成國內高校首家周敦頤紀念館,成立湘南學院周敦頤研究院;重慶合川區規劃建設周敦頤理學文化主題公園;廣東清遠連州市打造“廉泉公園”;江西贛州市建立了“周敦頤在贛州”展覽館,打造廉潔文化教育基地;江西九江市啟動周敦頤濂溪書院(國學研究基地)建設......
永州新建和修繕了濂溪書院、濂溪廣場、愛蓮湖、周敦頤故居等景點,拓展了理學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之路,舉辦了10屆周敦頤國際理學文化節,制作了以周敦頤及理學文化為主題的電視劇、戲劇、動漫、歌曲、宣傳片等,建立了以湖南科技學院為龍頭的研究基地,完善了研究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出版了系列學術著作和教育讀本,推動周敦頤及理學文化成為永州獨特的印記。
“我們在開展履職活動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周敦頤及理學文化的研究理解,充分感受到其深刻的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也充分認識到目前國際國內系統性、區域性、連貫性地研究挖掘其人文思想價值存在的不足。”永州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謝景林說,永州市政協把推動周敦頤理學文化發展作為履職重點,每年都把理學文化建設作為協商議政必備議題。
會議現場。中新網記者 唐小晴 攝
“中國理學文化之鄉”濂溪故里道縣修繕好周敦頤故里、濂溪書院等遺跡遺址,建成全國首個周敦頤廉潔文化展館,全力打造“理學圣地”之“理學源鄉”和“全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道縣縣委書記唐超學說,該縣致力提升周敦頤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組織周敦頤后裔尋根故里,舉辦理學文化論壇、理學文化節、理學文化旅游節,努力推動周敦頤理學文化走向世界。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不僅可促進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間相互了解和尊重,還能為文化創新和發展注入新活力。
與會專家表示,周敦頤所形成的濂溪文化對后世影響深遠。他廉潔、剛直、務實、愛民、重教、至誠等濂溪品德是濂溪文化的內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如何增強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強國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應挖掘更多周敦頤“以誠為本”“廉政愛民”“學為圣人”等理學文化現代應用價值,推動理學文化與旅游產業大融合,將更具深度、更富內涵的理學文化融入到城市發展中,打造好周敦頤理學文化名片,推動理學文化在交流互鑒中興起來,讓海內外各界人士更多地了解理學文化、研究理學文化、傳播理學文化。
周敦頤故居。蔣克青 攝
“要以周敦頤理學思想為媒,加強對外交往交流,講好周敦頤及其理學思想故事,拓寬國際合作交流,推進國際化進程,將周子文化作為長期與共建國家開展文化交流合作工程的重要內容。”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建湖南省委會主委賴明勇認為,還可推動周敦頤理學思想上升為文化符號,擴大周敦頤理學思想在世界的影響力,把周敦頤理學思想文化打造為中國文化的世界名片。(完)
精彩推送
- 閩寧攜手28載 譜寫“中華一家親”原州故事
- 周敦頤遺跡遺址地攜手共促理學文化國際化傳播
- 千余名專家學者共聚云南 以新質生產力推動水土保持新發展
- 煙臺“紅色文博輕騎兵”:讓紅色歷史“活”起來
- 河北衡水湖進入候鳥遷徙高峰期
- 沈陽迎來第三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 甘肅隴南綠色礦山:自動化系統日處理原礦1萬噸
- 糖尿病患者冬季如何注意日常養護?專家解答
- 調規后沈陽首家外資旅行社落戶 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再突破
- 山東棗莊舉行“辣子雞”炒雞大賽 場面熱辣火爆
- 貴州榕江:苗寨云霧美如畫
- 中國首次發布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公報
- 湖北神農架迎今秋首雪 美景引游客駐足流連
- 鄭云龍亮相《榆樹下的欲望》排練場
- 國家體育總局: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
- 上個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數同比增長38% 收入同比增長50%
- 中新健康丨“冬令進補,來年打虎” 專家給出冬令進補三大原則
- 首批43只越冬白鶴飛抵江西鄱陽湖自然保護區
- 文旅部:進一步優化冰雪旅游產品供給,提升服務質量
- 候鳥南遷 呼和浩特迎來成群紅嘴鷗
- 進博“新朋友”露露樂蒙:參加進博會是在華發展的“里程碑”
- 報告稱,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超500億元
- 江西永新:鼓韻新聲
- 中外古典學專家學者走進中國考古博物館
- 北方各地滑雪場紛紛啟動造雪和景區提質改造工作 提前布局冰雪經濟
- “人氣聚起來、商氣匯起來”商旅文“出圈”聯動 煥發消費活力、點燃消費熱情
- 2000億元、500萬人……從“顏值”到產值 “美麗經濟”激發消費新活力
- 巨量本地推雙11大促百萬福利來襲!雙11生意新增量,就用巨量本地推
- 高通李儼:技術創新是立足之本,以標準化方式促進制造業快速發展
- 靠產品硬實力拿下第一,灑拖持續領跑擦窗機行業
- 進博會“全勤生”高通七赴進博之約,展現智能計算與生態合作新篇章
- 高通孟樸:5G和AI的融合為新型工業制造帶來智能化飛躍
- 中新真探:自行使用藥材泡酒有助身體健康?
- 甘肅民樂:祁連山下秋色濃墨重彩
- 呈百余幅突破性畫作 《大田百禾》推出
- 河南三門峽:鑼鼓書里唱古今 “爵士樂”里話傳承
- 中國—島嶼國家海洋合作論壇在平潭舉行
- 葉小沫:我的爺爺葉圣陶
- 內蒙古生態人36年的堅守:為綠色家園賦能
- 閩北念好綠色發展經 “犇”出特色致富路
- 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將于11月28日正式啟用
- 報告:2023年國產片占據中國電影市場絕對主導地位
- 18國企業將參展第二十五屆中國中部(湖南)農博會
- 多國古典學專家四川探訪古蜀文明與“熊貓家園”
- 央媒評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降低物流成本,托舉美好生活
- “優化服務+智慧裝備” 讓農民“少跑路” 確保糧歸倉、錢到賬
- 跟著“悟空”尋石窟 河南安陽“萬佛溝”引客來
- 河南鄭州:遷徙天鵝和疣鼻天鵝“同框”入鏡
- 廣西北海武警官兵開展多課目強化訓練
- 青藏鐵路啟動“雙11”快運服務 日均300噸電商貨物將入藏
- 西安二手市集上的年輕人:流轉物品、傳遞情感
- 廣西南寧:大龍湖碧綠清幽 陽光灑落群山宛若水墨畫
- 七赴進博,三度成為“核心支持企業” 交通銀行“看點”揭曉
- 搶抓有利“天時” 吉林雪場開足馬力造雪備戰新雪季
- 鄂爾多斯88件文物亮相廣州 展現傳統民俗文化
- 大型音舞詩畫《唯見長江》上演 展示長江文化魅力
- 香港建造商會組織“海岸清潔日”活動
- AI技術助力銀發教師發揮余熱,讓教育有了更多“打開方式”
- 流傳千年的“許愿塔”,承載了多少東西方“共愿”?
- 拉薩市八廓街道:“甜茶議事會” 架起“連心橋”
- 青藏公路:日月山駛向繁榮的“快車道”
- 第七屆進博會上海館亮相 小小紅磚“石庫門”藏著大奧秘
- 泰國參展商:參加進博會將共享中國大市場 期待實現互利共贏
- 拉滿“7”待值,共赴開放盛會
- 湖南東安高標準農田優質晚稻開鐮收割
- 七赴進博會,三星勾勒人工智能未來圖景
- 你的車險漲價原因找到啦
- 三星“AI for All”亮相進博 融合創新產品助力“新消費”
- 技術現代 先享未來 現代汽車閃耀進博會
- 和府撈面以“質價比”塑造餐飲競爭力
- AI技術顯現創新勢能,三星第七次亮相進博會
- 2024年廣東省定向聯賽在江門臺山舉辦
- 培訓下一步,尋找新增長
- 話劇《翻山海》桂林以山為幕 首次戶外夜實景演出
- 什么是身體活動,它能代替體育活動嗎|運動是良醫
- 芭蕾舞劇《天鵝湖》在貴陽上演
- 廣西侗鄉:新樓落成盡展非遺風采
- 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元代水閘遺址:循水考古,打撈元代
- 馬拉松與北京秋景相映成趣
- “60后”臺胞秦巴腹地覓鄉愁 扎根40載心安即為家
- 在進博會“遇見上海” 第七屆進博會上海館亮相
- 人工智能雙刃劍,如何把好“安全關”?
- 西藏大學舉辦第七屆珠穆朗瑪文學藝術獎獲獎作品論壇
- 中國多地法官及業界人士齊聚重慶高院 共話知識產權保護
- 京劇票友匯聚余三勝故里湖北羅田角逐“十大名票”
- 2024“愛運動,愛飛行”模擬飛行進社區活動(廈門站)亮相文博會
- “碳”啟未來 業界為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建言
- 專家學者齊聚南昌 共話江西航空產業發展新機遇
- 在贛留學生不虛“瓷”行:“想把中華傳統文化傳遞給更多人”
- 外國留學生親歷桂林藝術節:分享給世界各地網友
- 助推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一帶一路”硬科技成果交易大會在西安舉行
- 華僑大學啟動澳門文化周:25載情連結心與夢
- “演唱會+”讓“城市流量”曲終人不散
- 西藏林芝秋色絢爛
- 寧夏“西吉好東西”出村進城俏銷全國
- “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覽開幕 推動深港雙城文化互動
- 香港為本地及來港人才辦招聘會 提供逾萬職位
- 賞秋被困深山已發生多起!探尋美景一定注意安全
- 省錢!小件包裹在浙江拼成大件 輕松“飛”全球
- 毛絨文創走紅,可愛經濟何以“圈粉”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