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改革需要有歷史眼光
時針往回撥,10月29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給“關鍵少數”上了“關鍵一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增強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
再往前看,10月17日,正在安徽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桐城古城內的六尺巷。汲古言今,他強調,“六尺巷體現了先人化解矛盾的歷史智慧,要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場所”。
不同的場合,有著相同的一個視角——歷史。
想問題、作決策要有歷史眼光,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的一個重要方法論。要求“用深邃的歷史眼光、寬廣的國際視野把握事物發展的本質和內在聯系”,指出“要牢固樹立大歷史觀”,強調“真正做到對歷史和人民負責”……善于運用歷史眼光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指導現實工作,才能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今天的改革,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其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進一步凸顯。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需要樹立歷史眼光。
有了歷史眼光,改革的主動性極大增強。
共同的經歷是最鮮活、最生動的歷史。廣東深圳,從“三天一層樓”到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多“春天的故事”在這里書寫;長江兩岸,從“化工圍江”到“生態綠廊”,“一江碧水向東流”美景重現;山城重慶,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重慶造”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回望歷史,正是改革,讓中國式現代化展現出萬千氣象。親眼見證、親身經歷了一個個“改革奇跡”,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沿著改革開放這條“必由之路”堅定走下去。
回望歷史,是為了更好前行。堅持道不變、志不改,堅定改革信心,方能寫好實踐續篇和時代新篇。
樹立歷史眼光,改革的使命感更加強烈。
我們今天在做的事,就是明天的歷史。就拿建設雄安新區這個千年大計來說,在新區設立后近兩年里,幾乎沒有動一磚一瓦。為什么?就是為了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始建設,“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穩扎穩打、善作善成,讓雄安成為新時代改革新地標。以尺寸之功積千秋之利,一張藍圖繪到底,這正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國家和民族負責應有的擔當。
改革是薪火相傳的偉大事業,是一場接力賽。只有進一步強化改革擔當,發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改革才能在接續奮斗中一往無前。
堅持歷史眼光,就能找到更多改革智慧。
四川廣元劍閣縣,得益于明代開始頒布實行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樹交印”等制度,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守護,創造了翠云廊“三百里程十萬樹”的奇觀。今天,劍閣縣借鑒歷史上的經驗做法,推出古柏離任交接制度和“一樹一檔”掛牌保護、“一樹一人”日常巡護、“一樹一策”科學救護等制度。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讓古樹名木保護有了更堅實的支撐。
歷史之中有智慧。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樹立歷史眼光,不僅有助于摸清問題的來龍去脈,也有利于收獲解決問題的經驗啟迪,更好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辦事,從而推動改革行穩致遠。
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今天的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澎湃,我們尤需從歷史中匯聚前行力量、收獲鏡鑒啟迪。樹立歷史眼光,堅定改革信心、增強改革擔當、汲取改革智慧,我們必能以新的作為、新的成就,無愧今天、不負明天。
精彩推送
- 抓改革需要有歷史眼光
- 從田間到“指尖” 鄉村快遞的提速有了新秘訣
- 長三角外貿優勢持續鞏固 高端制造與民營經濟齊發力
- 我國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加速落地
- 百年京張 見證鐵路發展國力飛躍
-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新網
- 成一事莫留多憾
- “人從眾”模式開啟!中國航展開幕首日兵器館人氣爆棚
- CBA俱樂部杯賽青島賽區開賽 北京北汽收獲開門紅
- 新疆鐵路客發量首次突破4500萬人次
- 并網發電!西藏阿里地區“多功能充電寶”又+1
- 秘魯學者談APEC:中國是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關鍵角色
- 進博會上的華商——助力海外產品與中國市場更快更好“相遇”(僑界關注)
- 預防維生素缺乏的好辦法,就藏在一日三餐里 | 吃出健康來
- 部分1分起投 理財產品申購門檻調整
- 金價下跌 金飾跟降
- 加強國際合作 應對氣候變化
-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在珠海啟動
- 11月13日央行開展23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 “雙11”廣東省快遞包裹攬投量再創歷史新高
- 中國花樣滑冰隊全力備戰中國杯
- 四川甘孜州:稻城亞丁牛奶海如藍寶石鑲嵌群山
- 教育部部署加強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工作
- 探訪快遞物流基地 奮戰“雙十一”正忙
- 組織自助游有風險 法律責任不能AA制
- 三部門發文嚴禁小學超前超綱教學
- “老”話劇靠什么留住“新”青年
- 【這個城市有點潮】福建武夷山:一葉“大紅袍” 茗香漫青山
- 中新真探:糖尿病都是吃糖太多導致的嗎?
- 李子柒回歸傳播非遺,“抖音精選”上線專題頁展現更多精品內容
- “草原村排”火了
- 中國U19男足主教練:通過“熊貓杯”比賽來考察球員狀態
- 香港消防處攜手內地駐港電信網絡運營商 共促智慧消防建設
- “一帶一路海外工程科普營”走進秘魯:科技人文交流拉近心靈距離
- 貨拉拉“下鄉”記:東北秋菜搭上“互聯網快車”直通大市場
- “雙十一”的中國物流業:向偏遠地區和海外擴容
- 中國寬體客機C929簽約首家用戶 C919和C909新簽130架訂單
- 中證協:2023年證券公司助力實體經濟直接融資6.39萬億元
- 香港首次派代表團參加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 超3萬人赴會!玉湖冷鏈成都環球美食嘉年華交易火爆
- “秋招”季如何拿下心儀offer?大健康產業創新選擇虛位以待
- (進博故事)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與產業緊密合作共拓全球市場
- 殲-10C飛行表演現場“哇”聲一片
- 航展首日 中國商飛簽下130架飛機訂單
- 航拍江西廬山西海初冬日落 天光湖色交相輝映
- 2024四川國際友城合作與發展大會成都啟幕
- 中國—印尼合格評定合作機制正式建立
- “甘肅(不)土特產”系列文創 受年輕人青睞
- “雙十一”吉林以舊換新推動“暖經濟”升溫
- 三部門:前移防控關口,有效減少幼兒和小學生近視發生
- 貴州雷山苗族民眾歡度苗年和鼓藏節
- 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建設加速 高家墩大橋啟動頂推施工
- 大衛·貝克漢姆:退役11年后,我依然想念球場
- 八閩風物文創產品亮相第七屆福建文創市集
- 似羊耳又如蒜瓣 云南龍陵首次記錄大花羊耳蒜
- 云岡石窟“音樂窟”因數字化采集封閉一個月
- 農民工遭遇欠薪怎么辦?檢察官支招
- 中新真探:晚上經常起來尿尿是腎不好嗎?
- 東西問丨徐克謙:中國哲學對世界共同面對問題的啟發
- 吳靜:雕塑大師羅丹為何鐘情中國藝術品收藏?
- “海南僑鄉第一宅”迎百年慶典 印尼蔡家后裔:我們的根在這里
- 中國M2增速企穩回升 10月末達7.5%
- 中國個人住房貸款增長出現好轉
- 中國質量協會:空調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創歷史新高
- 2024中國國際竹產業交易博覽會開幕 上萬件全竹產業鏈產品亮相
- 浙江文化觀察:新時代為什么需要胡公文化?
- 第25屆廣東省體育博覽會專設“十五運成果專區”
- “漫畫人文鄉村”主題漫畫成果展在浙江寧波開展
- 著名僑鄉廈門集美成功轉化人文優勢為高質量發展動能
- 2024江西民營企業100強發布 入圍門檻為43.17億元
- 2024年國際南少林傳統武術大賽在福建泉州開賽
- 上期所:增強一線監管能力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中新網
- 首屆中亞國家室內田徑邀請賽在烏魯木齊開幕
- 香港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
- 澳門居民11日起可在橫琴免費看診拿藥
- 華人武者匈牙利傳武:從少林弟子到特警“總教頭”
- 中國A股周一上漲 半導體板塊持續走強
- 恒榮匯彬:智能AI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 奏響“創新奮進曲” 浙江嘉興吸納社科志愿者1400多人-中新網
- 四川森林滅火專業技能比武啟幕 210名選手賽場一決高下
- 臺商在皮革廠內建生態池 環保二層皮受世界品牌青睞
- 中國電科400余項展品亮相中國航展 全面展示軍工電子全產業鏈
- 杭州兩年內組織至少千名建筑師、工程師“下鄉”服務
- 記者手記:黃土高原窯洞“普查記”
- 中國與摩洛哥校企合作 共建綠色能源與先進材料聯合實驗室
- 浙大黑珍米與蜂蜜雙豐收 大米每公斤售價40元
- 記者手記:在千年古縣岐山當“文物普查員”
- 中國航發攜60余型展品亮相中國航展 近半數為首次公開展示
- 萬里山河路丨運城有一座神奇的七彩鹽湖,是文明搖籃也是網紅打卡地
- 青海:政府購買服務讓四類特殊群體免費收看有線電視
- “雙十一”觀察:銀發族的消費潛力還有多大?
- 中國首發生態公報:收錄浙江洞頭“藍色海灣”整治
- 【烏鎮觀潮】水鄉鏈接世界,遇見智能向善的數字未來
- 一座碼頭:千車出海,萬糧進港
- 他們不曾飛上藍天 卻常年守護著祖國神圣領空
- 一城文韻滿城新丨解碼長城“基因” 磚石間為每座城池找到歸屬
- 解鎖新場景新玩法 各地“秋冬檔”特色文旅活動掀起消費新熱潮
- 廣西拓展與東盟出版合作空間 “文學桂軍”破圈傳播
- 多領域先行指標釋放“暖意” 中國經濟“枝繁葉茂”向好回升基礎繼續鞏固
- “舌尖經濟”成中國企業出海印尼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