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專家學者這樣說
11月12日,“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建設座談會——正行向善,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指出,當前金融領域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能在金融文化建設中找到癥結。這折射出一些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專業人士的站位、格局、情懷有待提升,而站位格局情懷正是文化建設的內涵所在。
座談會上,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邢煒指出,錨定新時代中國特色金融發展要求的精神內涵,建設能夠助力銀行業行穩致遠的中國特色金融文化,需要認真梳理、深入思考。銀行業要在行業樹立金融為民的價值理念,弘揚以義取利的價值觀;牢記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使命,堅持守正創新的發展觀;把握防控金融風險的永恒主題,踐行依法合規的風險觀。
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陸建強表示,浙商銀行這幾年一直在踐行從社會價值視角重塑金融邏輯的“善本金融”,將“金融的功能性”落實到日常經營管理的創新實踐。目前已構建起金融顧問制度、縣域綜合金融生態建設模式、浙銀善標、善本信托、問責向善、員工向善“六大支柱”體系,把“善”的基因嵌入自身核心業務,從社會價值向度重塑金融邏輯。
例如,金融顧問制度通過“1+N”(1個金融顧問鏈接N個機構資源)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已在全國范圍內匯集超過4200名金融從業者,組建了181家金融工作室,為企業提供各項公益性的金融咨詢服務,該模式目前已在全國16個省市復制推廣。浙銀善標提煉萃取正向和負面兩大評價體系,構建一套“善”的客戶標準,并以此落實差異化信貸支持策略,營造金融向善與客戶崇善同行的發展氛圍。
與會專家認為,優秀的金融文化能塑造金融機構和從業人員正確價值觀,產生內在激勵和約束作用。讓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成為金融從業者的自覺遵循。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創院理事長屠光紹認為,“金融強國”既要有金融體系硬實力,也要有金融文化軟實力。“善本金融”理念走出了一條將銀行發展與金融文化很好融合的路子,代表了金融機構探索的方向。
全國政協人才庫特聘專家、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認為,文化會浸染、熏陶、影響人,“善本金融”不僅是金融機構自身向善,還要努力營造一個向善的外部金融環境。對金融機構而言,客戶的信任和好感很重要。要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黃益平認為,在追求金融價值的同時,金融企業還需關注社會價值,通過文化建設來塑造行業的整體價值觀。“善本金融”的理念核心在于金融機構不僅追求利潤,還必須承擔社會責任,特別是在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金融風險等方面。
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從博弈論的角度指出了金融創新走向逐利的原因及其引發的后果。他認為,在后人口紅利時代,新金融模式強調金融應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而“善本金融”的理念和實踐正是這一轉變的重要體現,其以價值觀為導向,形成了金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范式。(完)
精彩推送
- 如何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專家學者這樣說
- 一線調研丨枯木也能長新芽?為胡楊林“解渴”他們有妙招
-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丨黑龍江:破解讓“冷資源”持續“發熱”的行動密碼
- 抓改革需要有歷史眼光
- 從田間到“指尖” 鄉村快遞的提速有了新秘訣
- 長三角外貿優勢持續鞏固 高端制造與民營經濟齊發力
- 我國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加速落地
- 百年京張 見證鐵路發展國力飛躍
-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新網
- 成一事莫留多憾
- “人從眾”模式開啟!中國航展開幕首日兵器館人氣爆棚
- CBA俱樂部杯賽青島賽區開賽 北京北汽收獲開門紅
- 新疆鐵路客發量首次突破4500萬人次
- 并網發電!西藏阿里地區“多功能充電寶”又+1
- 秘魯學者談APEC:中國是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關鍵角色
- 進博會上的華商——助力海外產品與中國市場更快更好“相遇”(僑界關注)
- 預防維生素缺乏的好辦法,就藏在一日三餐里 | 吃出健康來
- 部分1分起投 理財產品申購門檻調整
- 金價下跌 金飾跟降
- 加強國際合作 應對氣候變化
-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在珠海啟動
- 11月13日央行開展23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 “雙11”廣東省快遞包裹攬投量再創歷史新高
- 中國花樣滑冰隊全力備戰中國杯
- 四川甘孜州:稻城亞丁牛奶海如藍寶石鑲嵌群山
- 教育部部署加強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工作
- 探訪快遞物流基地 奮戰“雙十一”正忙
- 組織自助游有風險 法律責任不能AA制
- 三部門發文嚴禁小學超前超綱教學
- “老”話劇靠什么留住“新”青年
- 【這個城市有點潮】福建武夷山:一葉“大紅袍” 茗香漫青山
- 中新真探:糖尿病都是吃糖太多導致的嗎?
- 李子柒回歸傳播非遺,“抖音精選”上線專題頁展現更多精品內容
- “草原村排”火了
- 中國U19男足主教練:通過“熊貓杯”比賽來考察球員狀態
- 香港消防處攜手內地駐港電信網絡運營商 共促智慧消防建設
- “一帶一路海外工程科普營”走進秘魯:科技人文交流拉近心靈距離
- 貨拉拉“下鄉”記:東北秋菜搭上“互聯網快車”直通大市場
- “雙十一”的中國物流業:向偏遠地區和海外擴容
- 中國寬體客機C929簽約首家用戶 C919和C909新簽130架訂單
- 中證協:2023年證券公司助力實體經濟直接融資6.39萬億元
- 香港首次派代表團參加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 超3萬人赴會!玉湖冷鏈成都環球美食嘉年華交易火爆
- “秋招”季如何拿下心儀offer?大健康產業創新選擇虛位以待
- (進博故事)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與產業緊密合作共拓全球市場
- 殲-10C飛行表演現場“哇”聲一片
- 航展首日 中國商飛簽下130架飛機訂單
- 航拍江西廬山西海初冬日落 天光湖色交相輝映
- 2024四川國際友城合作與發展大會成都啟幕
- 中國—印尼合格評定合作機制正式建立
- “甘肅(不)土特產”系列文創 受年輕人青睞
- “雙十一”吉林以舊換新推動“暖經濟”升溫
- 三部門:前移防控關口,有效減少幼兒和小學生近視發生
- 貴州雷山苗族民眾歡度苗年和鼓藏節
- 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建設加速 高家墩大橋啟動頂推施工
- 大衛·貝克漢姆:退役11年后,我依然想念球場
- 八閩風物文創產品亮相第七屆福建文創市集
- 似羊耳又如蒜瓣 云南龍陵首次記錄大花羊耳蒜
- 云岡石窟“音樂窟”因數字化采集封閉一個月
- 農民工遭遇欠薪怎么辦?檢察官支招
- 中新真探:晚上經常起來尿尿是腎不好嗎?
- 東西問丨徐克謙:中國哲學對世界共同面對問題的啟發
- 吳靜:雕塑大師羅丹為何鐘情中國藝術品收藏?
- “海南僑鄉第一宅”迎百年慶典 印尼蔡家后裔:我們的根在這里
- 中國M2增速企穩回升 10月末達7.5%
- 中國個人住房貸款增長出現好轉
- 中國質量協會:空調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創歷史新高
- 2024中國國際竹產業交易博覽會開幕 上萬件全竹產業鏈產品亮相
- 浙江文化觀察:新時代為什么需要胡公文化?
- 第25屆廣東省體育博覽會專設“十五運成果專區”
- “漫畫人文鄉村”主題漫畫成果展在浙江寧波開展
- 著名僑鄉廈門集美成功轉化人文優勢為高質量發展動能
- 2024江西民營企業100強發布 入圍門檻為43.17億元
- 2024年國際南少林傳統武術大賽在福建泉州開賽
- 上期所:增強一線監管能力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中新網
- 首屆中亞國家室內田徑邀請賽在烏魯木齊開幕
- 香港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
- 澳門居民11日起可在橫琴免費看診拿藥
- 華人武者匈牙利傳武:從少林弟子到特警“總教頭”
- 中國A股周一上漲 半導體板塊持續走強
- 恒榮匯彬:智能AI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 奏響“創新奮進曲” 浙江嘉興吸納社科志愿者1400多人-中新網
- 四川森林滅火專業技能比武啟幕 210名選手賽場一決高下
- 臺商在皮革廠內建生態池 環保二層皮受世界品牌青睞
- 中國電科400余項展品亮相中國航展 全面展示軍工電子全產業鏈
- 杭州兩年內組織至少千名建筑師、工程師“下鄉”服務
- 記者手記:黃土高原窯洞“普查記”
- 中國與摩洛哥校企合作 共建綠色能源與先進材料聯合實驗室
- 浙大黑珍米與蜂蜜雙豐收 大米每公斤售價40元
- 記者手記:在千年古縣岐山當“文物普查員”
- 中國航發攜60余型展品亮相中國航展 近半數為首次公開展示
- 萬里山河路丨運城有一座神奇的七彩鹽湖,是文明搖籃也是網紅打卡地
- 青海:政府購買服務讓四類特殊群體免費收看有線電視
- “雙十一”觀察:銀發族的消費潛力還有多大?
- 中國首發生態公報:收錄浙江洞頭“藍色海灣”整治
- 【烏鎮觀潮】水鄉鏈接世界,遇見智能向善的數字未來
- 一座碼頭:千車出海,萬糧進港
- 他們不曾飛上藍天 卻常年守護著祖國神圣領空
- 一城文韻滿城新丨解碼長城“基因” 磚石間為每座城池找到歸屬
- 解鎖新場景新玩法 各地“秋冬檔”特色文旅活動掀起消費新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