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首季各項任務指標全線飄紅
面對新冠疫情散發和國內外市場發生新變化的復雜形勢,冀中能源2022年首季傳來好消息:一季度,冀中能源集團認真落實年初國務院領導和省委主要領導到集團公司視察時的指示精神,實現“大事多、喜事多”的良好開局。
首季各項任務指標全線飄紅,收入同口徑比增加30.68億元,利潤同口徑比增加18億元,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第二條10萬噸玻纖生產線成功點火投產;國家一類新藥“迅可”正式上市;智能裝備制造項目入選河北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試點項目……
首季實現“開門紅”,不僅為冀中能源全年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為全省國企生產經營穩中向好貢獻了冀中力量,更進一步體現了冀中能源“意志硬、作風硬、筋骨硬”,心懷“國之大者”的“硬漢精神”。
憑借硬核意志“穩下來”
成立原煤調運攻關小組;實行“互聯網+”調運模式;嚴格規范路運操作規程……連日來,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馬頭洗選廠狠抓原煤調運、精心組織生產,連續3天日產精煤過萬噸,創下歷年同期最優水平。“我們克服煤質復雜等難題,不僅奪取了首季開門紅,而且鍛煉了隊伍、提升了能力。”馬頭洗選廠廠長齊勝軍說。
今年以來,該集團采取“長牙齒”的硬舉措全力保供增供,突出主導優勢產業,聚焦專業細分領域,發揮協同互補優勢,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企業運營狀況明顯提升、亮點頻現。
作為河北省屬重點國企,冀中能源在全省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尤其經歷了2020年發生的債務危機,“堅持住”“穩下來”對冀中能源而言具有特殊意義,也是面臨的首要任務。2021年,冀中能源集團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的支持協調下,風險化解取得實效,守住了公開市場不違約底線,去年10月份以來,冀中能源集團通過內部挖潛,加強銀企合作,債券余額大幅降低,鞏固了前期風險化解成果,集中兌付壓力基本解決。
正是由于這樣的剛毅表現,冀中能源被業內稱為“冀中硬漢”。金融界人士表示,冀中能源集團公開債券風險化解,履行企業責任,維護了河北省的金融生態環境,對債券市場的平穩運行作出了貢獻。
“冀中硬漢”應對危機時,一方面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給予了冀中能源一系列“硬核”支持;另一方面,冀中人也在危機面前展現出了“硬核”意志。
各大金融機構看到冀中能源保剛兌的實際行動和經營狀況的實質好轉,對未來發展有了更好預期,對企業的態度正在發生積極變化,這為逐步恢復企業市場化融資創造了條件。
在外部資本市場積極應對的同時,冀中能源尤其注重苦練內功,把握市場機遇,充分激發內生動力,營收持續向好,企業經營狀況出現實質性改善和轉折性變化。
這些積極變化提振了集團上下信心和士氣,今年以來,從集團到各子公司及三級礦廠深入貫徹執行省國資委提出的“兩增兩提一控翻番”要求,圍繞集團“1346”總體發展戰略,統籌推進“經營、投資、籌資”三大核心活動,盡快推動企業化解風險走出困境,步入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良性軌道。
依靠堅強作風“站起來”
3月28日,省重點項目——冀中能源股份公司20萬噸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產線項目的第二條10萬噸生產線,在邢臺市沙河經濟開發區點火投產,成為冀中能源集團轉型發展的又一重要支撐。
玻璃纖維產業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冀中新材第一條10萬噸生產線竣工投產一年來,累計總產值已近5億元、利稅超1億元。按照規劃,冀中新材還將全面啟動第三條年產12萬噸生產線建設,在助力“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進程中全力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向著“京津冀最大、安全高效智能綠色的玻纖生產基地”目標闊步前進。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河北仍處于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省第十次黨代會確定的奮斗目標和發展布局,帶來的強大發展勢能正在加速釋放。
冀中能源始終不忘企業在全省經濟發展大局中的定位,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冀中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印朝提出,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統籌“防風險、穩運營,謀發展、促轉型,強黨建、保民生”,以硬作風擔當作為,以硬措施攻堅克難,以硬業績交出優異答卷。
3月30日,峰峰集團青島港精煤基地發往廣東韶鋼的首船3萬噸焦煤下水,標志著峰峰集團位于青島港的精煤基地正式開通運營,也開啟了企業“海鐵聯運”精煤產銷新局面,為深入貫徹“大精煤”戰略創造了有利條件。
連日來,冀中股份先后創出了東龐礦全巖單日進尺7.2米、邢東礦單日充填2571噸、內蒙古公司嘉東煤業日產原煤26186噸等多項歷史最高紀錄;井礦集團工貿科技公司鑄件產量完成季度任務的180.42%,創出歷史最好水平……
堅定改革信心“強起來”
2月12日,河北省首個獲批上市的一類生物藥——奧木替韋單抗注射液(迅可),經過冀中能源集團所屬子公司華北制藥17年研發,在石家莊正式上市發布。該產品是中國首個重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單克隆抗體,填補了我國狂犬病毒單抗的空白,改變了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供應不足的現狀,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我省加速向生物醫藥產業強省邁進作出了積極貢獻。
與此同時,邢東礦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認真”工作,一季度已全面替代人工實現遠程在線監測;段王煤業友眾礦“智能化”調度指揮中心升級改造,實現了向“無人跟機作業,有人安全巡視,地面遠程操控”的創新跨越。
“國企擔當,必須心懷‘國之大者’。”冀中能源集團總經理劉鍵表示,擔重任,必須擁有“硬筋骨”,冀中能源集團將通過科技創新,讓企業“強筋健骨”。
“穩下來”“站起來”只是第一步,只有著眼于長遠發展,才能讓企業真正強起來。當前冀中能源集團正在積極實施“1346”總體發展戰略。
“1”是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3”是實施“三步走”,即“一年調整,兩年脫困,三年提升”。 “4”則是構建煤炭與新能源、化工與新材料、醫藥健康、現代服務“四大產業板塊”協同發展格局。立足產業基礎,實施戰略聚焦、產業聚焦,到“十四五”末,煤炭規模穩定在7000萬噸以上,新能源初具規模,打造煤化工、鹽化工、玻纖新材3個百億級化工業務集群,打造3-5個10億級醫藥重磅產品。“6”是實施“六大轉型工程”,即資源接續工程、補鏈強鏈工程、動能轉換工程、夯基固本工程、質效提升工程、民生改善工程。
遵循這一戰略目標,冀中能源集團明確提出:
在經營上,重點通過產能核增、優化生產組織,降本增效,自產煤量同比提高10%以上;煤炭、化工、醫藥等實體板塊增收100億元以上。
在改革上,以區域化+專業化整合為方向,推進同質資源向主業企業和優勢企業集中,煤炭產業逐步形成“一個區域一個管理主體”格局,化工新材產業逐步實現專業化集中管理。
在轉型上,堅持“加法、減法”一起做。“加法”方面,重點推進20萬噸玻纖二期、邢臺礦西井、天順煤礦、PVC等6個項目投產見效。“減法”方面,加快剝離“兩非”、處置“兩資”,力爭2年內消滅經營性虧損廠點。
在管理上,組織開展“對標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特別是加強成本管理,全集團原煤成本同比下降5%以上,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中可控部分同比下降10%以上。
在風險防控上,進一步推動《走出困境化解風險實施方案》全面落實,力爭盡快恢復市場化融資能力,實現資金良性循環。
楊印朝表示,有決心有信心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領導支持下,接續奮斗2-3年,將冀中能源打造成一個具備核心競爭能力的好企業、優勢企業。
圖片
精彩推送
- 冀中能源首季各項任務指標全線飄紅
- 河北省去年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822萬元 消費避坑防雷指南請收好
- “兩免”即辦業務試點!雄安新區推出“升級版”減證便民新舉措
- 雄安城市計算(超算云)中心進入屋面施工階段
- 知乎昨晚股價跌12.89% 擬雙重上市去年凈虧損增超120%
- 天津重新印發公積金新政:父母可提取住房公積金支持子女購房
- 午評:指數走勢分化創指漲0.1% 中船系板塊漲幅居前
- 雙樂股份上市首年凈利降4成 IPO募5.9億東興證券保薦
- 大宏立上市后凈利連降2年 IPO募4.8億國都證券賺0.4億
- 保利置業:15億元公司債券票面利率最高3.35%
- 海普瑞去年凈利降76%業績快報不準 股價已提前6連陰
- 北京:4月18日前21宗地取得預申請資格的將轉入第二批供地
- 美騰科技過會:今年IPO過關第104家 華泰聯合證券過8單
- 中數智匯終止科創板發行注冊
- 廣東:入粵貨車司機需提前至少24小時報備
- 每天在廣東生產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最高可達數千萬份
- 中國散裂中子源大氣中子輻照譜儀成功出束
- 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 “海基一號”在廣東陸豐油田就位
- 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名單發布 粵53個單位入選
- 去年深圳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45%
- 廣東消防對批發市場火災隱患進行全面排查整治并建檔
- 正值第31個全國稅收宣傳月 韶關第四屆稅收文化節啟動
- 預制菜“走俏”資本市場 粵企角逐千億級賽道
- 電白區開通“綠色通道” 讓尿毒癥患者及時進行血液透析
- 旭輝控股集團:擬額外發行5.88億港元有擔保可換股債券
- 美股周一收跌科技股跌幅領先 納指大跌2.18%
- 東方生物:上海祥禾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套現5.4億元
- 天房發展:2021年歸屬股東凈虧損18.44億元
- 一季度37只QDII正收益 國泰嘉實華寶等有基金漲超35%
- 綠地香港:前3月合約銷售約為人民幣33.98億元
- 大悅城: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扭虧為盈 全口徑銷售回款764.10億元
- 大豐農商行關聯企業貸款10億元 4年發布48次遺失聲明
- 景津裝備:李家權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套現1.7億元
- 一季度75%債基上漲 金元順安博時東方等基金漲幅靠前
- 龍湖集團:前3月歸屬股東權益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240.7億元
- 大悅城控股:2021年土地儲備可售貨值約2,230億元
- 騰訊微保:從用戶出發,堅守長期主義
- 通過閑魚平臺買手機 線下商家加價“套路”再出現
- 上坤地產:1-3月合約銷售金額約29.3億元 合約銷售面積25.6萬平方米
- 遠洋集團:前3月未經審核協議銷售額約人民幣150.7億元
- 馬桶反復冒泡泡聽到水聲就“緊繃” 房修和物業均為金地
- 中梁首府銷售車位開發商為何突然反悔? 是否存在捂盤惜售?
- 閑魚貨還沒收到錢已退 客戶擔心 "白白損失"
- GoFun出行前年訂單如今扣款 收到支付短信以為惡搞
- 港龍中國地產:前3月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35.61億元
- 元宇宙板塊跌4.01% 夢網科技漲6.84%居首
- 新力控股:前3月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7.86億元
- 銀行板塊跌2.30% 寧波銀行漲0.08%居首
- 種植業與林業板塊漲6.22% 神農科技漲20.08%居首
- 新城控股:前3月合同銷售金額約310.60億元
- 碳中和板塊跌2.64% 乾景園林漲10.1%居首
- 上坤地產:一季度合約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29.3億元
- 食品加工制造板塊漲0.34% 味知香漲10.01%居首
- 上海機場191億關聯收購過會國泰君安建功 股價跌4.84%
- 收評:A股三大指數全天低開低走 創指跌超4%
- 云煤能源擬向控股股東等定增募資不超12億 股價跌4.4%
- 冠龍節能上市首日破發跌8% lPO募13億逾期賬款超凈利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上調8個基點
- 江海證券被口頭警示 因主辦券商持續督導未勤勉盡責
- 天津:到2025年全市公路總里程將達到1.5萬公里
- 交通運輸部:到2025年初步構建交通強國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
- 高速公路收費站遇火情該如何應對?
- 招商局集團200億元公司債券已獲深交所受理
- 發放集卡車通行證!浙江省全力保障港口集裝箱運輸暢通
- 光明地產:擬發行8億元超短期融資券
- 北海救助局助力亞洲首例300米級深水導管架海上安裝
- 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陜西路企攜手打造智慧高速體系
- 寧夏:建立運輸車輛通行證制度 力保貨運物流高效通暢
- 華僑城擬發行15億元中期票據
- 華潤股份擬發行20億元中期票據
- 標普將中國金茂展望調整為穩定
- 金迪克上市首年扣非降6成 IPO募12億中信證券賺0.6億
- 這屆年輕人超有眼福,2022款GS3 POWER煥新上市展新意
- 華綠生物上市首年凈利降88% IPO募6.5億中信證券保薦
- 2022年3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1.5% 環比持平
- 伊利金領冠首創“數字化三位一體”運營體系!以消費者為中心智領行業向上
- 國家統計局解讀:3月CPI同比漲幅擴大 PPI同比漲幅回落
- 2022年3月份全國PPI同比上漲8.3% 環比上漲1.1%
- 亞科股份終止上交所主板IPO
- 萬得凱過會:今年IPO過關第101家 國泰君安過7單
- 海科新源過會:今年IPO過關第102家 國金證券過8單
- 2022年度京津冀貿易投資促進協同發展會議召開
- 河北臨城縣6個村集中連片種植優質連翹 2000多戶村民就業增收
- 河北石家莊等部分地區出現楊柳飛絮
- 今年以來,定州“辦不成事”窗口累計為群眾解決各類難題300余件
- 維峰電子過會:今年IPO過關第100家 申萬宏源過首單
- 2022年義務植樹啟動 張家口市為“首都兩區”建設添磚加瓦
-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河北自貿區統籌發展措施發布 完善兩類區域統籌發展
- ?廊坊市企業復工復產比例達到79.4%
- 九洲恒昌終止深交所主板IPO 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
-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啟動 雄安新區推進智能交通創新發展
-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實踐教學基地”落戶北塘
- 首季“開門紅”!大埔陶瓷企業搶抓市場需求回暖機遇
- 今日上市:冠龍節能
- 今年河北省大抓農業項目建設 農業招商簽約引資額同比增長20%以上
- 美股上周五納指跌1.34%道指漲0.4% 大型科技股普跌
- 歐派“高顏定制整裝”新商業模式全行業首發
- 眾智科技改2年數據 存貨大額賬實不符個人卡收款發薪
- 亞通精工凈現比長期低于0.25 拳頭產品毛利率降掉7成
- 一季度僅7只股基上漲 英大創金合信等基金頑強收紅
財經
要聞
公司
1月18日早盤,東鵬飲料高開高走。截至發稿已封死漲停,報172 15元。消息面,東鵬飲料于1月17日晚間發布業績報告,2021年歸母凈利潤預計11 5
詳細>>去年春節前年終獎拿了30多萬,今年一分錢都沒有了。在一家20強房企已經工作7年的地產人陳雯雯說道,而她所在的一線區域已是該房企業績最好
詳細>>在連續多次發布風險警示函之后,大妖股九安醫療終于熄火了。1月18日,九安醫療高開低走,最高漲至88 88元,午后該股觸及跌停,截至發稿,報
詳細>>2022年,上海重大建設項目初步計劃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以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對擴大有效投資的支撐和牽引作用。1月18日,上海發布《2022年
詳細>>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司長袁達在發布會上表示,保企業就是保就業、保民生。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復、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問
詳細>>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云卿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確保能源供應,是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受國內外多種因素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