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實施“特”“優”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雨水時節,塞北大地仍春寒料峭、冰雪未消。像藍色的海浪一樣平鋪在沃野上的溫室大棚內,溫度高達20OC,一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是大同市擘畫農業高質量發展藍圖畫卷的濃墨一筆。
2月11日,大同市第十六屆人大第一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推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力實施‘特’‘優’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這為該市農業農村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需求側發力,打通產品銷售堵點
日前,記者走進大同市區的一家“大同好糧”商店,貨架上的商品琳瑯滿目,前來挑選購買的顧客絡繹不絕。
“近些年,大同農產品品牌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比如大同黃花、廣靈小米等產品供不應求。”店鋪經理介紹道。
大同市傳統的優秀農產品種類繁多。現在之所以能打開市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該市加快了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步伐。
“近年來,我們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注重線上與線下同步開拓市場,進一步叫響了‘大同好糧’‘大同黃花’區域公用品牌。”大同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穎龍說道。
大同市借助第六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央視電影頻道、阿里巴巴等平臺,開展公益帶貨直播、“黃花進北京、鮮花獻奧運”活動;組織黃花豐收活動月、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和全省農展會展示展銷等系列活動;開設上海國際食品產業園直營店和10多家市內直營店……2021年,消費者對“大同好糧”的認可度不斷提高,產品從以前的“賣不動”變成了現在的“買不到”。
張穎龍表示,接下來還要建立區域公共品牌的標準、準入制度,創新營銷模式,全面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推動黃花、黃芪等特色農產品進入全國市場,帶動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全面提升。
大項目統領,提供農業發展支撐
2月26日,在大同市開發區2022年第一次“三個一批”活動中,以云州區華興農博園項目為代表的20余個農業類項目分別簽約、開工與投產,這也標志著該市在新的一年又推進了一批市校合作、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落地見效。
多年以來,大同市農業發展一直秉持“項目為王”理念,在提高自身硬實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上,不斷引進大項目、好項目,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以2021年為例,該市實施農業農村領域重點項目100個,總投資131.91億元,完成投資56.09億元,其中35個項目為2022年續建項目。
以恒宗集團北方醫藥市場項目、同藥集團廣盛原公司中醫藥文化園項目等為代表,圍繞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建設,依托云州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云州、平城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及6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重點扶持黃花、藥茶、肉制品、乳品等產業,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同時,大項目的建設還有力推動了“北肉”平臺的建設。位于云州區的山西駿騰農牧科技公司新建肉雞養殖單元33個,6000萬只肉雞屠宰生產線建成投產,日屠宰肉雞10萬只左右,形成了集孵化、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肉雞繁育養殖加工基地。
據了解,今年,該市將繼續堅持項目為王,全面推進總投資215.44億元的188個農業農村領域重點項目。發揮國際陸港北肉平臺、恒宗集團、宜發同誠中央廚房、名沙食品等重點項目作用,帶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建成投產、達產達效。
高科技賦能,擦亮特色產業招牌
今年的“三農”工作要以“八大特色農業產業振興”為主線,特別是在2月22日召開的大同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又一次對“特”“優”農產業的發展做了強調,也就是要聚焦黃花、畜牧、設施蔬菜、有機旱作、中藥材、食用菌、杏果、農文旅八大特色優勢產業,形成規模,全產業鏈產值今年要達到200億元。
在這八大特色產業中,持續做大黃花產業,以形成全市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支撐。基于這一目的,大同市今年將在云州區建立黃花核心產區,在廣靈、天鎮、靈丘、陽高、渾源5個縣建立黃花優勢產區。在此基礎上,重點打造全國黃花產業發展引領區,力爭年底實現產業集群基本建成、全產業鏈產值突破40億元目標。
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其中,科研的力量舉足輕重。為了解這一情況,記者走進山西農業大學高寒區作物研究所。在這里,記者看到,實驗室里擺滿了黃花幼苗的培養皿,科研人員正在做一系列關于黃花的試驗。作為我省在晉北地區設立的唯一一所從事農業科研的專業性研究機構,2020年7月30日,“大同黃花產業發展研究院”在此掛牌成立。
“建所70多年來,我們在本地‘特’‘優’作物的旱作良種攻關、農水集約高效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研究所所長刑寶龍說,“如開發研究的‘晉薯16號’‘晉亞6號’‘晉綠9號’,覆蓋率都占到了80%以上,為我省乃至周邊地區特色雜糧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科技做“燃料”,發展動力足。新的一年,大同市將發展有機旱作農業50萬畝,創建有機旱作優質糧食生產示范縣1個、建設有機旱作農業科研基地1個,發展一批有機旱作農業示范鄉、示范村、示范片;做大設施農業、中藥材、食用菌等特色優勢產業,培育規模以上中藥材加工企業10家……
在塞北這片希望的田野上,高質量發展的朝陽正冉冉升起,大同市正在蹚出一條穩農與強農相輔相成的鄉村振興之路。
短評
讓好產品成為好產業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重點提出了要“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
什么是產業?通俗來說就是生產資源集中化,是將同類的企業整合到一起。做大產業謀發展,這是新時代對農業發展提出的要求。
大同市自身的優秀農產品種類繁多,像云州黃花、渾源黃芪、陽高杏果等。而多年以來受制于規模不大、產業鏈不深等因素,發展總是不溫不火,手上雖有“金剛鉆”,但是難攬“瓷器活”。
發展時不我待,改變迫在眉睫。新的一年,大同市響亮提出了“以八大特色農業產業振興為主線”的口號與目標。
眼下又到春耕時節,大同市農業工作各條戰線已蓄勢待發。該市早已提前謀篇布局,無論是打開銷售市場擴大需求、不斷引進大項目,還是堅持科技賦能,目的就是為了讓好產品真正變成好產業。
圖片
精彩推送
- 大同實施“特”“優”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 2021年運城市電能表利舊率達88%位居山西省第二
- 太原美術館面向全國招募實習生及志愿者
- 碧桂園:獲授招商銀行150億元并購融資額度
- 安徽宣城提高引進人才住房公積金貸款上限:首次貸增加10萬元
- 午評:兩市綠盤震蕩創指跌1.12% 煤炭概念漲幅居前
- 踐行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果豐碩 東疆累計吸引京冀來源的租賃項目183個
- 好消息!天津生態城華一路、中泰大道與中央大道交口正式開通
- 減少碳排放75噸!天津首個“零碳”社區商業項目落戶生態城
- 地鐵建設加足“馬力” 濱海供電完成Z2線一期臨時電源送電工作
- 天津市武清區緊抓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
- 高端化品牌戰略持續升級,夢潔全面提速品牌提升布局
- 天津市津南區再添12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 和平區新興街道打造“全域志愿者”
- 和平區“嵌入式”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為社區老人量身定制“爬樓機”
- 今年天津將新開10家大型購物中心!
- 快速連通靜海和中心城區 津靜線首開段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
- 驚險!貨車高速上突發火災 消防員迅速趕赴現場實施處置
- 天津開展教育收費專項檢查行動 發現收費亂象請投訴舉報
- 時代裝飾過會:今年IPO過關第55家 招商證券過首單
- 成品油價格上調 天津市95號汽油8.49元/升
- 好消息!天津地鐵10號線一期首輛列車入駐梨園頭車輛段
- 注意!3月5日起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上調
- 天津航空涉及三亞等地進出港國內航班可免費退改簽
- 唯特偶過會:今年IPO過關第57家 國金證券證券過6單
- 風大還伴有沙塵!天津發布森林火險橙色預警
- 興禾股份IPO上會被否
- 菲鵬生物過會:今年IPO過關第56家 華泰聯合證券過3單
- 金華1宗商住用地終止出讓 起始價1億元
- 海正生物過會:今年IPO過關第59家 中信建投過4.5單
- 美股周四收跌 美國2月服務業指數跌至一年低點
- 旭輝控股:前2月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67.4億元
- 今日申購:高凌信息、軟通動力
- 冰雪時光飲品上新 甜甜的幸福感春季供應
- 奶茶暖胃更暖心,冰雪時光為一線環衛工人送溫暖
- 大發地產:前2月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20.01億元
- 碧桂園購回并注銷600萬美元2023年1月到期票據
- 上海嘉定喜來登酒店首次拍賣流拍,于2016年被業主抵押
- 上海地產集團轉讓上海春日置業50%股權 底價未披露
- 越秀服務中標廣州市新文化館物管項目 續標廣東科學中心項目
- 廈門將在3月24日出讓10宗地塊,起拍總價達184億元
- 大全能源獨董袁淵親屬短線交易
- 楊國福單店收入下降 33個月新開3400餐廳關店2400家
- 張江高科2021年凈利潤同比下降59.35%
- 德科立現金流連負4年去年凈利降 原控股股東為大客戶
- 2月份8成QDII下挫 易方達華寶旗下黃金及原油品種飄紅
- 證監會核發鹿山新材IPO批文
- 聯特科技3月10日創業板首發上會
- 晶合集成、優迅科技3月10日科創板首發上會
- 曲江文旅:董事史展莉辭職 莊瑩辭去副總經理職務
- 碧桂園:進一步購回600萬美元2023年到期優先票據
- 中文傳媒:副總經理莊文瑀辭職
- 茂業商業:預計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4.28億元 同比增長101.18%
- 達州公積金新政:留足貸款額度5%后可申請提取余額付首付
- 融信中國:前2月總合約銷售額約148.35億元
- 冬奧賽會的科技瑰寶,民族涂料品牌三棵樹成為國人驕傲!
- 貴州茅臺跌2.43% 華鑫證券在其階段高點推薦
- 水井坊跌4.28% 浙商證券國盛證券在其高點喊買入
- 古井貢酒跌3.44% 華西證券浙商證券在其高點唱多
- 合景悠活:預計2021年利潤不低于6.79億元
- 片仔癀跌5.66% 西部證券西南證券在其高位喊買入
- 酒鬼酒跌4.85% 德邦證券在其高位喊增持
- 廈門象嶼:預計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21.51億元 同比增長65.52%
- 融信服務:吳詠珊辭任聯席公司秘書 李謝佩珊獲委任
- 白酒概念板塊今跌1.32% 青海春天漲7.28%居首
- 美凱龍:擬使用不超過3.5億元閑置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
- 食品加工制造板塊今跌0.35% 蓋世食品漲14.95%居首
- 越秀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3.59億元 同比增長80.55%
- 綠地控股:格林蘭質押8500萬股份 占總股本0.67%
- 中介帶客戶買寫字樓幾百萬的傭金"飛掉" 萬科:雙方早有對接
- 楊國福麻辣燙"自由"沒實現 握手言和做公益
- 網約車司機吐槽曹操出行:公司政策變更難賺錢
- 陸家嘴:預計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43.11億元 同比增長7.45%
- 收評:兩市高開低走創指跌1.51% 物流、航運概念走強
- 張江高科:預計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7.41億元
- 外高橋:預計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9.39億元 同比增30.14%
- 強生召回合成可吸收性外科縫線 產品針線連接處存裂紋
- 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上調335個基點
- 中山證券收警示函 推薦凱德科技掛牌未勤勉盡責
- 生物梅里埃召回抗體檢測試劑盒 報警產品校準無效
- 讓紅樹林成為“金樹林”!湛江打造生態旅游地標
- 172.26億元!2021年湛江金融業總體運行平穩
- 全省僅20臺!湛江成廣東省第五個裝機并啟用達芬奇機器人的城市
- 河北發布去年4季度保險通報 人保財險居4項投訴量首位
- 華泰人壽去年第四季度在河北人身險公司億元保費投訴量居首
- 鼎和財險去年第四季度在河北財險公司億元保費投訴量居首
- 合眾人壽去年第四季度在河北人身險公司萬人次投訴量居首
- 人民健康去年第四季度在河北人身險公司萬張保單投訴量居首
- 萬科企業:不超過19.9億元公司債券票面利率最高為3.64%
- 鼎和財險去年第四季度在河北財險公司萬張保單投訴量居首
- 蓬勃發展民營經濟撐起湛江經濟“半壁江山”
- 九龍倉置業: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43.91億港元
- 讓出租汽車成為流動的風景線!珠海開展行業文明服務提升行動
- 助力中小商戶降低成本 外賣平臺推出傭金減免扶持政策
- 幸福消費金融去年第四季度在河北投訴量居非銀行金融機構首位
- 開局即加速!江門投入近2億元財政資金支持制造業發展
- 沉寂10多年的供港跨境鐵路貨運列車正式恢復運營
- 廣東開通多條供港物資水路運輸通道 助力供港鮮活商品“次晨達”
- 單日最大檢測量可達10萬管 深圳福田區啟用移動方艙實驗室
- 張家口銀行去年第四季度在河北信用卡業務投訴量居銀行業金融機構首位
金融
財經
要聞
公司
1月18日早盤,東鵬飲料高開高走。截至發稿已封死漲停,報172 15元。消息面,東鵬飲料于1月17日晚間發布業績報告,2021年歸母凈利潤預計11 5
詳細>>去年春節前年終獎拿了30多萬,今年一分錢都沒有了。在一家20強房企已經工作7年的地產人陳雯雯說道,而她所在的一線區域已是該房企業績最好
詳細>>在連續多次發布風險警示函之后,大妖股九安醫療終于熄火了。1月18日,九安醫療高開低走,最高漲至88 88元,午后該股觸及跌停,截至發稿,報
詳細>>2022年,上海重大建設項目初步計劃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以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對擴大有效投資的支撐和牽引作用。1月18日,上海發布《2022年
詳細>>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司長袁達在發布會上表示,保企業就是保就業、保民生。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復、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問
詳細>>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云卿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確保能源供應,是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受國內外多種因素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