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京津應急產業項目落地河北
應急產業是為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提供裝備、產品和服務的產業,具有覆蓋面廣、產業鏈長、涵蓋領域多等特點。近年來,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門積極落實《進一步加強應急產業合作備忘錄》,一批京津冀應急產業合作項目簽約落地,初步形成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互利共贏新局面。
吸引一批京津應急產業項目落地河北
近日,在張家口市涿鹿縣涿下路工業園青鳥消防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纜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等產品走下生產線。
“這是我們2021年研發投產的兩款新產品。”青鳥消防廠務部劉坤告訴記者,國內民用消防報警設施已逐漸完善,而石化、鋼鐵、電力等工業行業,仍以國外消防產品為主導。這兩款產品,是為了應對更復雜、更嚴苛的工業場景。如吸氣式感煙探測器,可廣泛應用于云數據中心、潔凈工廠等環境,精細分析區域空氣,對煙霧極其靈敏,能夠在火災隱患出現的極早期進行預警。
總部位于北京的青鳥消防,2001年在涿鹿縣建設了生產基地。2020年在疫情之下,涿鹿生產基地產值近20億元,既拉動了當地人員就業,又為涿鹿稅收貢獻了力量。2018年青鳥消防自主研發設計了消防報警專用芯片——“朱鹮”芯片,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青鳥消防的各類產品中。
在涿州市松林店經濟園區,北京普凡防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艷朋指著一棟棟拔地而起的建筑說,這是為擴大產能而新建的廠房。
2013年,北京普凡為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將生產基地落戶涿州,北京總部主攻研發。“在北京時因空間受限,僅有1條防彈材料生產線,產品單一。如今生產線多達10條,品類從防彈衣增加到芳綸無緯布、防彈插板、防彈頭盔、防爆毯等多種軍警用防護裝備和材料。”張艷朋說,9年來,涿州生產基地也由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400余人,企業規模、產能持續擴大。
北京普凡緊抓北京創新科研資源豐富的優勢,與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聯動機制,并成為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公司擁有防彈頭盔、防彈衣、防彈插板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擁有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63項。
2020年9月,京津冀三地舉辦了第一屆京津冀應急產業對接活動,三地工信部門簽訂了《進一步加強應急產業合作備忘錄》。一年多來,三地工信部門不斷加強溝通聯系,深化對接合作,一批產業合作項目簽約落地。2020年,河北應急產業規模擴大至2615億元,較2018年增長30%;應急企業數量2600家,應急產品共計3000多種。
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省工信廳將繼續組織實施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商、平臺招商,在產業鏈條打造、創新鏈條協同、應急服務、市場培育、國際交流上,打造應急產業區域合作新樣板、產業協同發展新樣板。
加快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步伐
在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消防排滅煙機器人可以輕吐“龍卷風”,消防滅火機器人能高舉“噴水器”……該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裴文良說,他們研發的第五代防爆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不久前問世,相比于上一代產品,最大的突破是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實現多臺設備協同作業。
該公司與中國礦業大學、天津消防研究所等科研院所長期合作,共同攻關核心技術。從去年開始,該公司與天津消防研究所、燕山大學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申報了多機協同立體消防體系項目,目前進展順利,已進入測試階段,預計2022年結項,將打造一套整體智慧消防解決方案。
在京津冀應急產業協同發展推動下,目前該公司已形成應急救援、特種作業兩大系列50余款特種機器人產品及多行業智能化解決方案,成為全國最大的特種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取得255項授權專利、58項軟件著作權。
應急產業協同發展中,北京研發、河北轉化的步伐不斷加快——
在邢臺,潤泰救援裝備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與中國航天第二研究院二○六所合作,運用航天發射、遠程控制和精準定位技術,于2020年成功研制出的投彈式高層建筑干粉消防車,已被列入河北省重點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目錄。2021年,潤泰救援與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簽署框架協議,雙方共同研發多功能應急消防救援裝備。
在石家莊,作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旗下的大型ICT公司,河北遠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結合京津冀地區科研院所密集的優勢,聚焦科研成果產業化,研發的應急指揮信息系統、應急指揮窄帶無線通信系統(PDT)、融合通信系統、VSAT衛星通信系統等一系列產品,形成覆蓋后方指揮中心、前方指揮部、救援現場“三位一體”的應急指揮通信體系解決方案,在斷電、斷路、斷網“三斷”極端條件下,可實現多種方式的音視頻采集傳輸和調度指揮,滿足災害事故現場與各級應急指揮中心的實時交互,為用戶提供智能化決策和可視化指揮。
河北省應急產業聯盟秘書長趙興峰表示,京津科研資源豐富,但是產業發展空間受限;河北有著充足的發展空間和雄厚的生產制造基礎,京津冀三方可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壯大應急產業集群。
據介紹,省工信廳將繼續圍繞京津冀應急產業協同發展,以應急產業示范基地為依托,加快與京津示范基地合作,積極對接京津的高端創新資源;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完善“百校千企”產學研合作平臺,加強與京津高校、大院大所、科技服務機構的對接合作。
共建京津冀應急產業鏈條
豐沙鐵路是連接北京市豐臺區和河北省懷來縣沙城鎮的鐵路線,在高山深谷中蜿蜒穿行,列車受落石、邊坡溜塌、大型動物等異物入軌影響大。如今,保定市天河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線路障礙自動監測預警系統,為列車正常運行保駕護航。
天河電子副總經理李京介紹,該系統是公司基于激光雷達和計算智能等核心技術自主研制的一套異物侵限自動檢測報警系統,能在各種天氣和氣候條件下,對鐵路界限上可能威脅列車正常行駛的各類異物進行快速、準確的判別,并對告警目標進行定位、跟蹤、放大,快速傳遞告警信息,為相關人員判斷、決策提供參考。2021年,天河電子與北京理工大學共建博士后工作站,雙方將在激光探測技術方面展開深度攻堅,為企業發展注入強有力的核心技術力量。
作為京津冀應急物資產業鏈中的一家企業,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對接合作,開發新材料、研發新產品。該公司副總經理楊國平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看準應急產業的發展潛力,不斷加強與北京普凡合作,致力于防彈衣、頭盔等應急裝備的產品研發和生產,并著力針對符合生產要求的新型材料加強了解和提升研發水平,實現產業鏈的全面發展。
京津冀應急產業鏈協同發展不僅體現在研發、生產上,還體現在市場開拓上。
“我們主要是借船出海。”河北華北柴油機有限責任公司發電機組分公司總經理郭立校告訴記者,在市場拓展上,該公司與北京中鐵集團、中電建集團、中石油等單位合作,為其海外項目建設提供應急發電保障。該公司的海外貿易總額也從零增長到2020年的近億元。
加快區域應急產業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合作,共同構建產業創新生態。2021年京津冀應急產業對接活動上,三地工信部門均表示,將繼續加強溝通聯系,深化對接合作,為三地產業聯盟、相關園區、企業搭建對接交流平臺,共同規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全力推進京津冀應急產業蓬勃發展。
圖片
-
全省首個!佛山設立“企業家
10萬元!粵港澳大灣區“菜籃
你悅讀我采購!清遠市圖書館
-
32個項目同日啟動!南海全域
件件暖心!梅縣區2022年民生
以文化為橋!梅州第一次開設
廣鐵集團與梅縣區密切配合
梅縣區融媒體中心將繼續狠抓
梅縣區開展“消”字號抗(抑
-
立足主責主業 梅縣區供銷社
桃櫻芬芳醉春風 梅縣區赴一
粵發布2021年度養老機構星級
廣東省農科院派出1000多名科
清遠今年計劃將新增基礎教育
河源:線上“云”招聘解決用
-
廣東引導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發
時代楷模趙亞夫等“大咖”齊
2021年度中國古生物十大進展
歲歲作花!南京最“高壽”的
破解“停車難”!今年南京再
世界青光眼周 如何提防“盜
精彩推送
- 一批京津應急產業項目落地河北
- 大參林加盟商親歷,大參林直營式加盟,令成功創業事半功倍
- 好消息!河北第13個通過國家鑒定的畜禽地方品種公布
- 邢臺市推行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墊后核”工作
- 去年秦皇島市就業補助資金3.09億元 城鎮新增就業6.5萬人
- 新學期,河北中小學繼續為作業“瘦身”
- “感恩奮進·圓夢飛躍”——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
- 持續拓展城市綠色空間!邢臺今年將建成“口袋公園”682個
- 百年糊涂持續為品牌煥新,憑借地鐵征婚廣告強勢出圈
- 誠達藥業董事長葛建利總經理盧剛收警示函 信披不完整
- 三道紅線保持綠檔達標,越秀地產財務穩健、優勢凸顯
- 太極股份違規收監管函 連續兩年微幅虛增營收
- 全省首個!佛山設立“企業家日”“人才日”
- 10萬元!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韶關配送中心馳援香港
- 你悅讀我采購!清遠市圖書館為書籍“埋單”超1300本
- 32個項目同日啟動!南海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再提速
- 件件暖心!梅縣區2022年民生實事項目發布
- 以文化為橋!梅州第一次開設跨國“云課堂”
- 廣鐵集團與梅縣區密切配合 確保梅龍鐵路項目順利推進
- 東華軟件收深交所監管函 連續2年微幅虛增營收
- 銀保監會:遠離過度借貸營銷陷阱 防范過度信貸風險
- 午評:指數低開低走創指跌超2% 新冠檢測板塊漲幅居前
- 德邦股份一字漲停 停牌前大漲被質疑是否存內幕交易
- 梅縣區融媒體中心將繼續狠抓精品創優 傳遞梅縣正能量
- 梅縣區開展“消”字號抗(抑)菌制劑專項監督檢查
- 金科股份董事會審議通過發行上限為40億元的債務融資工具決議
- 立足主責主業 梅縣區供銷社全力保障農資供應
- 桃櫻芬芳醉春風 梅縣區赴一場粉色浪漫之約
- 遼寧桓仁錦銀村鎮銀行違法被罰 大股東為錦州銀行
- 泛亞衛浴終止深交所主板IPO
- 華科儀終止創業板IPO 保薦機構為華創證券
- 聯合精密成今年IPO暫緩審議第2家
- 綠都智慧服務——都享智慧+ 升級美好生活
- 龍光集團:前2月歸屬股東權益合約銷售額約為132.1億元
- 今日上市:聚賽龍、思林杰
- 萬達商管:珠海萬達商管推遲香港上市消息不實,正有序推進中
- 美股上周五全線收跌 美國2月通脹率創40年新高
- 今日申購:和順科技、首藥控股
- 森鷹窗業應收款偏高周轉率墊底 董事長父子均曾"越界"
- 金鷹元豐債券年內下跌17% "固收+"如何不忘初心
- 2.7萬元養生床墊被電視臺曝光 衛康生物稱投訴已解決
- TST庭秘密涉傳被查后 子公司股份張庭夫婦左手倒右手?
- 碧桂園累計購回4570萬美元優先票據
- 河南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重點資金不得用于繳納土地價款
- 青島今年計劃供應土地超9萬畝
- 長實集團擬超60億元出售英國倫敦一物業,預計收益8.9億元
- 創維光伏電站公益巡檢全國行動開啟
- 多維度提升消費體驗 箭牌家居助力消費公平
- “舊瓶裝新酒”,良品鋪子如何激活經典產品的生命力?
- 立足長遠!平安銀行信用卡實現了更高質量的發展
- 良品鋪子協同供應鏈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 抽檢結果“卓越”,良品鋪子堅果憑借高品質取勝
- “送外賣還是進工廠”引熱議,專家呼吁振興制造業需加強職業教育
- 通策醫療:控股股東寶群實業質押80萬股
- 西藏藥業去年凈利潤2.09億元 同比下降50.03%
- 聚膠股份3月18日創業板首發上會
- 逸豪新材3月18日創業板首發上會 1實控人澳大利亞國籍
- 聚和股份、菲沃泰3月18日科創板首發上會
- 方大炭素:李晶不再擔任副總經理職務
- 萬潤股份:李偉因工作原因辭任副董事長
- 青松醫藥、永泰運、弘業期貨3月17日首發上會
- 青木股份龍虎榜:機構凈賣出985.43萬元
- 中國人保前2月保費收入1592.5億元 同比增長17%
- 中國人壽2022年前2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412億元
- 新華保險前2月保費收入463.84億元 同比增長5.2%
- 乘滴滴網約車不慎遺落手機 與司機幾番溝通手機能尋回嗎?
- 粵海置地:獲授10億港元有限期貸款融資
- 問題百出的精裝公寓何時整改 開發商華發股份被指推脫
- 韻達快遞網點承包期滿 5萬押金何時退還?
- 半個多月沒收到包裹 誰代收了我的百世快遞?
- 杭州一女子在和瑞醫療抽脂 體重沒輕"白受罪"?
- 8歲孫子玩了五款游戲花掉7000多 蘋果客服:沒辦法處理退款
- 11歲男孩玩歡太科技游戲充值近2萬 花掉家里一年的積蓄
- 萬孚生物龍虎榜:機構凈賣出4.6億元
- 青島中程龍虎榜:機構凈買入1.04億元
- 住建部:目標到2025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 立訊精密跌3.66% 招商證券中信證券在其去年高點唱多
- 世茂集團:前2月合約銷售總額約147.8億元
- 金科服務:預計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超70%
- 新力控股集團:前2月合同銷售金額約5.28億元
- 食品加工制造板塊漲2.36% 益客食品漲20.02%居首
- 生物醫藥板塊漲3.33% 賽倫生物漲67.42%居首
- 破發股肇民科技盤中創新低 超募3億海通證券賺0.56億
- 農產品加工板塊漲4.24% 朗源股份漲14.07%居首
- 房地產開發板塊漲0.59% 蘇州高新漲10.1%居首
- 古井貢酒去年凈利潤增長23.54% 股價今跌2.7%
- 315維權必讀:遇到這3類消費陷阱,看清真相才更安心
- 絨言絨語創始人鄭淑受邀走進大興安嶺呼瑪調研
- 賽倫生物上市首日漲67% 超募3.9億營收規模偏小增速慢
- 青木股份上市首日漲25% 超募3億元近3年凈現比低
- “一對一”緊密型幫扶支持 廣東推進高水平醫院跨區域聯動項目
- 2月份廣東CPI環比漲幅擴大 鮮菜價格環比上漲
- “實驗6”科考船廣州起航 赴東印度洋執行科考任務
- 遼寧發去年下半年保險通報 人保財險居5項投訴量首位
- 太古可口可樂中國內地2021表現強勁和向好 總裁蘇薇:未來5年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
- 粵發布2021年度養老機構星級評定結果
- 廣東省農科院派出1000多名科技特派員服務各類農業經營主體
- 清遠今年計劃將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24500個
- 河源:線上“云”招聘解決用工難題
- 金字火腿現場檢查4宗違規 實控人施延軍等收警示函
金融
財經
要聞
公司
1月18日早盤,東鵬飲料高開高走。截至發稿已封死漲停,報172 15元。消息面,東鵬飲料于1月17日晚間發布業績報告,2021年歸母凈利潤預計11 5
詳細>>去年春節前年終獎拿了30多萬,今年一分錢都沒有了。在一家20強房企已經工作7年的地產人陳雯雯說道,而她所在的一線區域已是該房企業績最好
詳細>>在連續多次發布風險警示函之后,大妖股九安醫療終于熄火了。1月18日,九安醫療高開低走,最高漲至88 88元,午后該股觸及跌停,截至發稿,報
詳細>>2022年,上海重大建設項目初步計劃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以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對擴大有效投資的支撐和牽引作用。1月18日,上海發布《2022年
詳細>>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司長袁達在發布會上表示,保企業就是保就業、保民生。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復、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問
詳細>>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云卿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確保能源供應,是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受國內外多種因素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