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打“生長針” 家長為了女兒多長6厘米的代價是22萬元
常規的食補加運動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迫切希望孩子長高的家長了。不少家長開始為孩子注射用于治療矮小癥的生長激素,以常見的水針劑而言,一個月花費七八千元,動輒治療好幾年,但這種“生長針”仍然備受南京以及周邊城市家長的追捧。
生長激素注射市場的“野蠻生長”,不僅投射出眾多家長對下一代身高的深深焦慮,也引來“生長針”大規模、長時間濫用以及費用過高的質疑聲。
為了女兒身高兩年花了18萬元
“醫生說身高超過1米6,就不用再打了,終于不用再‘雞’身高了。”市民張敏(化名)對記者表示。日前,張敏的女兒到醫院復查,12歲零6個月的她,身高為161厘米。考慮到骨骺線還未閉合,女兒的身高沖到163厘米,應該不成問題。這樣的結果讓張敏滿意,雖然付出的代價是一輛中等車的錢。張敏的個子不高,老公身高剛剛超過170厘米,按照網絡上流行的身高預測公式,女兒成年后的身高在157厘米左右。在她看來,這樣的身高在日后的職場、婚戀市場上,顯然不占優勢。因此,女兒呱呱落地后,張敏對她的生長發育狀況尤其關注。女兒上學后,身高在班級始終處于中上水平,張敏卻沒有掉以輕心。8歲時,她發現女兒有早發育跡象,立即將其帶到了醫院。按照醫生的意見,先每月打抑制針延緩女兒發育,時機成熟后再注射生長激素促進女兒長高。女兒10歲多的時候,張敏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生長針”。所謂“生長針”,其實就是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這種生長激素,原本只是用來治療因生長激素缺乏而導致的兒童矮小癥,如今不少家長為了追求理想的身高,睡前將其注入孩子的腹部、大腿部或者手臂處。
醫生推薦了兩種生長針劑:粉針劑和水針劑,雖然價格貴不少,考慮水針劑在活性、安全及便利性上優于粉針劑,張敏毫不猶豫選擇了后者。
起初水針劑每月的開銷近7000元,隨著女兒年齡增長、劑量增多,這筆費用也漲至8000多元。粗略算來,打針2年加上各項檢查費用,合計開銷達到18萬元。如果加上前期的抑制針(每個月1000多元),女兒多長6厘米的代價是22萬元。
“打針的家庭并非條件有多好”
對孩子身高存有焦慮的家長,并不在少數。張敏加入了一個微信大群,里面都是花錢打“生長針”的家長。家長來自南京周邊不少城市,包括馬鞍山、鎮江等。
每隔兩三個月,家長們就要帶小孩去醫院定期檢查,內分泌科主任醫生的號經常是“秒沒”。為了搶一個專家號,大家通常要定幾個鬧鐘,全家動員來搶號。據介紹,南京市場上的“生長針”,絕大多數來自東北一家公司。張敏記憶猶新的是,今年年初東北大雪,運輸不便導致藥品緊缺。而“生長針”不能停,加上春節期間也需要“囤貨”,群里的家長都在搶“生長針”,院方不得不限購。從群里的情況來看,有的小孩4歲半,媽媽已經將第一針生長激素針扎進他的肚皮里。由于年紀還小,每次打針小朋友總會哭鬧,家里需上3個大人才能按住孩子,“跟打仗一樣”。也有小學四年級的小孩自己打,家長稱“因他自己也想長高”。
有家長猶豫不決:兒子快5歲了,骨齡發育約相當于3歲,打還是不打?好幾個家長現身相勸,“你這樣拖,耽誤的是孩子”“這種針劑越早越好,我家5歲多去打針,都感覺打遲了”……
群里時不時傳來報喜聲,“打了兩年多,平均每年長11厘米”,也有家長抱怨,“第一年長了10厘米,第二年沒有第一年長得好。”
“要是能報銷就好了,好歹能減輕點負擔。”這是許多媽媽的心聲,在國內絕大多數城市,“生長針”是家長自費承擔。張敏透露,打“生長針”的家庭,并非條件有多好。有一次,她看到一對夫妻來拿藥,衣著可以說是寒酸,他們拿走了價值1萬多的藥。
不過,談及這些年花在女兒長個上的費用,張敏并不后悔,“小孩的身高七八成取決于遺傳因素,雖然身邊有朋友夫妻兩人個子都不高,但女兒沖到了170厘米,但這是個例。在孩子身高方面,我沒辦法做到順其自然。”在這些家長的眼里,孩子的身高是頭等大事,甚至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畢竟成績差點可以補,但孩子一旦錯過了長個子的年齡,再想長高就難了。
對身高的渴望
助推生長激素市場
家長們的身高渴望,直接助推了生長激素市場的發展。在A股市場上,生長激素的龍頭企業當數長春高新。據了解,長春高新控股子公司金賽藥業生產的生長激素有三種類型,分別為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粉針劑)、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水針劑)、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長效水針劑),一個小孩一年的治療費用依次為15萬-20萬、5萬-8萬、2萬-3萬。
近年,金賽藥業生長激素銷售一路狂奔。今年前三季度,金賽藥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實現45%、53%的增長。從已披露的數據看,2017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為93%左右,甚至超過了貴州茅臺。
記者接觸的南京圈內人士透露,“十幾年前金賽就推出了水針,但市場接受度不高。這幾年,公司加大了地推,由公立醫院開處方引流,通過合作醫療機構完成藥品銷售。”張敏也證實,大型公立醫院管得比較嚴,生長激素藥品只能一月一拿,一些家長都是在外面的醫療機構拿藥。
價格偏高?被濫用?
爭議聲多
事實上,生長激素價格是否偏高和是否被濫用等問題,一再引發爭議。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潘慧曾在微博上發文指出,生長激素缺乏、特發性矮小、特納綜合征等是目前已批準的可以用生長激素的情況,“我們是治病,不美容”。他強調,不能濫用生長激素,認為“打了生長激素以后,孩子肯定就能長”,這是一個誤區。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也表示,一方面,部分家長神化了生長激素的作用,存在大規模、長時間的藥物濫用;另一方面,部分醫藥代表以經濟利益刺激醫生多開生長激素,在高回扣的驅使下,產生了定價越高銷路越好的現象。
今年9月底,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帶量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重組人生長激素被列入清單中。集采降價風險、多家企業擠入賽道,都有可能讓生長激素的價格出現松動。
精彩推送
- 每月打“生長針” 家長為了女兒多長6厘米的代價是22萬元
- 最負責任、最像姐姐、最忙碌、最陽光…… 高中生喜歡的班主任什么樣?
- 網格員張貼公示牌,合影后又拆除 此舉看得居民一頭霧水
- 走進“中國蔬菜之鄉”安徽和縣的“種質基因庫”一探究竟
- 500名參賽選手齊聚江淮分水嶺風景道自行車系列賽展開激烈角逐
-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26項 當代的農田灌溉設施又有哪些變化?
- 第三屆廣東省森林文化周 森林徒步行成最熱門活動之一
- 今年入圍金雞獎的“粵產”影片 助力“灣區故事”走出去
- 廣東:提高執法崗位準入條件 嚴把行政執法人員“入口關”
- 曾小敏粵劇藝術作品全國巡演回到珠江畔 為廣州父老鄉親帶來精彩演出
- 廣東:年底有望基本完成自然災害風險普查
- 廣東:1至10月適用民法典審結各類民事案件21.3萬件
- 優克聯CEO陳朝暉:讓每個人都用上好網絡
- 廣東:明確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程序 將建立征地補償費用預存制度
- 新能源汽車為何能在燃油車的“包圍圈”突圍而出 成為車主們的“新寵”?
- 豐田“氫擎“驅動全方位電動化低碳出行解決方案傾情助力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
- 華南城:2021年中期歸屬股東凈利潤6.57億港元 同比增加0.48%
- 巴樂兔回應“七日無理由退租保障”退房扣款缺乏合理性:將優化該系列房源的收費標準
- 中指研究院:上海第三批集中供地首日拿地房企仍以央企、國企為主
- 融信中國:償還合計1.4億美元2021年到期優先票據
- 上海“兩集中”供地首日3宗地塊攬金44.33億元
- 馬可波羅巖板 | 中衛“秘境溯源”,探索設計與文化交融之美
- 金地集團:擬為廣州項目公司合計28億元貸款提供擔保
- 華僑城:擬發行15億元超短期融資券
- 廈門象嶼:擬引進投資方對象嶼農產增資合計30億元
- 太太樂:在可持續發展中體現責任擔當 斬獲“金蘋果獎”、“2021年度責任品牌獎”
- 上海城投底價2.13億元摘得上海1宗住宅用地
- 中國金茂聯合體29.94億元底價摘得上海浦東1宗住宅用地
- 上海城投總價14.39億元摘得上海2宗地塊
- ?揚州新盛投資6.28億元競得揚州1宗住宅用地 溢價率15.11%
- 花樣年:清盤會對海外債權人造成重大傷害,將依法依規抗辯
- 濱江集團:為濱望公司7.9億元融資提供擔保
- 萬科祝九勝:安全比增長更重要,對明年市場情形還看不太明白
- 花樣年接連轉讓項目股權回籠資金 旭輝接盤其北京兩項目股權
- 浙江楊帆14.15億元競得臺州1宗住宅用地 溢價率22.72%
- 13萬買車不糾結 捷途X70 PLUS、第三代哈弗H6和長安CS75怎么選?
- 五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山東是全國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
- 北交所新規則放開了保薦機構直接投資上市公司的時點限制
- 個人收款碼需申請轉為商用收款碼,街邊小販怎么辦?
- 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3.79萬公里 ,穩居世界第一
- 品牌向上!遠東控股集團斬獲2021金旗獎三大獎項
- 首置物業100%股權正式掛牌 轉讓底價4.5億元
- 再度出售資產!華僑城擬1.31億元轉讓廊坊項目股權
- 中交地產擬437.02萬元轉讓惠州中交項目公司2%股權
- 招商蛇口擬轉讓深圳嘉城置地51%股權 轉讓底價1元
- 在哈爾濱真的有一兩萬就能買房、“零首付”鎖定房源的好事嗎?
- 光大證券前董事長薛峰被查事件或與MPS收購事件有關
- 長江電力:控股股東三峽集團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股票今起停牌
- “奧密克戎”致A股航空股集體下跌 航空業影響有哪些?
- 寧德時代延續強勢 市值即將突破1.6萬億大關
- 2021長三角千車萬人暢游浙江自駕游系列活動啟動
- 正榮地產:進一步回購美元優先票據
- 花樣年控股、彩生活將于11月29日上午九時起短暫停止買賣
- 溫州時代3.94億元底價摘得溫州1宗商住用地
- 寶安區建設灣區國際人才港 探索服務國際人才新方式
- 廣東省推動建成“平安村口”23241個 國省道沿線“平安村口”100%全覆蓋
- 廣州空港中央商務區項目聚焦“展城融合”
- 數字技術讓文物“活起來” 第29屆廣州國際旅展將嘗試注入“科技+”元素
- 300多名自行車愛好者參加第十屆金灣“航空新城杯”公路自行車公開賽
- APP未經用戶同意監測、收集手機剪貼板信息 運營公司被判書面道歉
- 惠州將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 打造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 全球開放數據應用創新大賽成果分享:一鍵遠程預約車位、導航算法停車一步到位
- 科技賦能“智慧新擴建” 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全線預計2024年通車
- 第十九屆廣州車展落下帷幕 全面展現汽車與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
- 舊貌換新顏 肇慶農貿市場更整潔設施更完善
- 梅州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縣級以上文明村鎮共有1084個
- 廣東省財政公益林效益補償標準提高到平均每畝42元 位居全國前列
- 廣東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十大關鍵數據發布 生態岸線占比增至57.0%
- 海關出口海外倉模式助力每周跨境電商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 梅縣區舉行2021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宣傳活動 守護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
- 梅縣區助力垃圾分類工作邁上新臺階
- 深度挖掘名人故居中承載的傳統文化 “梅州大俠”廖安祥故居(懷永莊)揭牌
- 為什么在第一次大氧化事件后,地球大氣和海洋的氧化遲滯了近20億年?
- 邯鄲左權將軍墓維修保護項目計劃獲批復同意
- 工作人員將對滄州市發現的古代沉船進行搶救性清理
- 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46宗地35宗底價成交,5宗觸頂搖號
- 郁亮:萬物云上市是第一單,希望其他業務未來也能陸續上市
- 花樣年轉讓旗下項目公司股權:有助公司減債、減輕償付壓力
- 李奇霖等:房企的高周轉發展模式將走向終結
- 伍戈:中國房地產投資何時企穩?
- 松散機車獨創三向伸縮智能底盤,打造中國版Rivian智能滑板底盤
- 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 :數字健共體催生中國式“聯合健康”
- 永駐經開,潤澤鼎成,永潤集團再添新版圖
- 選磚困難癥?牢記這3個實用消費小技巧,讓你選到心儀的瓷磚!
- 榮耀加冕 載譽前行 | 2021屆華騰杯,箭牌家居定制連續六次榮獲「全屋定制影響力十大品牌」!
- 95后主播楊潤心:讓承載著中國符號、中國文化的好產品通過直播間走向世界
- 一杯酸奶的科技之路
- 中國建筑:擬以2363.14萬元回購合計704萬股限制性股票
- 中國建筑:推選鄭學選為董事長
- 蘇州25宗地塊攬金401.88億元 蘇高新、中建八局等均有斬獲
- 世聯行:為世聯松塔不超過5800萬元綜合授信提供擔保
- 深圳第三批集中供地收金368億元 全年成交額為959億元
- 棲霞建設:以12.9億元搖號競得南京1宗住宅用地
- 雅戈爾:李寒窮申請辭任總經理職務 邵洪峰獲聘任
- 深鐵179億包場深圳年末土拍
- 優克聯CEO陳朝暉:堅持“技術驅動 賦能共贏”的理念
- 民生銀行獲2021中國數字金融金榜兩項大獎
- 新時代老年教育資源供給矛盾管窺
- 杭州華夏之心項目交付,展示夢想加全鏈條服務能力
- 上海數據交易所揭牌成立 數據驅動創新引關注
金融
財經
要聞
公司
保險資金投資公募REITs開閘了!11月17日,銀保監會下發《關于保險資金投資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詳細>>巨頭支付互聯互通再迎新進展。11月16日晚,北京商報記者從騰訊方面獲悉,微信小程序支付自助開通銀聯云閃付功能正式上線,商戶可以在微信支
詳細>>德克士搶占一線市場的計劃似乎有變。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發現,2019年新開的德克士精選店已經關閉,該店正是其針對一線城市推出的新門店
詳細>>北京市各區正積極搶占首店資源。11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在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發展首店經濟依舊是門頭溝、懷
詳細>>網游《魔獸世界》推出經典懷舊服僅2年時間,懷舊服中的懷舊服又迫不及待地上線了。11月17日,《魔獸世界》懷舊服正式上新經典舊世賽季服。
詳細>>綠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田機械)將于2021年3月18日首發上會。綠田機械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2200萬股,占發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