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800qq"></strike>
    <ul id="800qq"></ul>
    
    
    <ul id="800qq"><tbody id="800qq"></tbody></ul>
  • 您的位置:環保 > 正文

    亳州市:到2025年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來源:北極星環保網 時間:2022-03-04 14:44:41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減污降碳總要求,注重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和綜合治理,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推進“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積極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美好亳州提供堅實的生態環境支撐。

    (二)基本原則。

    1.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新階段現代化美好亳州建設全過程、各領域,更加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

    2.質量核心,強化協同。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生態環境統籌保護和協同治理,生態保護修復與環境治理相統籌,預防和治理結合,減污和降碳并重,推動生態環境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實現改善環境質量從注重末端治理向更加注重源頭預防有效傳導。

    3.穩中求進,重點突破。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要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推動污染防治在重點區域、重要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

    4.全民行動,共治共享。落實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責任,動員社會組織和公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激勵與約束并舉,政府與市場“兩手發力”,形成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匯聚現代化美好亳州建設的社會合力,實現環境改善成果全民共享,提升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

    (三)總體目標。

    展望2035年,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顯著提升,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美好亳州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到2025年,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系統穩定性顯著增強,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逐步形成“綠色、共享、高效、低耗”的生產生活方式,現代化美好亳州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綠色發展更加深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產業結構布局持續優化,綠色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綠色優質安全農產品供應能力進一步提高,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進一步拓寬,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顯著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明顯增強,綠色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全民生態文明意識穩步提升。

    ——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全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和臭氧(O3)濃度持續降低,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優良天數比例進一步提升;水環境質量進一步鞏固提升,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達到或優于III類水質比例達到考核要求,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生態環境公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環境安全得到保障。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修復全面推進,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更加鞏固,生物安全與生態風險防范水平顯著提高,自然生態系統基本實現良性循環,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全面提高。

    ——環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機制不斷強化,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突出短板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監管數字化、智能化步伐加快,生態環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

    (四)規劃指標。

    為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改善,我市“十四五”指標體系包括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防控、生態保護四大類17項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11項,預期性指標6項。

    三、重點任務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認真做好綠色承接產業轉移,毫不放松推進環境治理,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成果,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扎實推進環境問題整改,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一)加快綠色發展轉型,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倒逼、引導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和農業結構調整,廣泛培育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支持企業開展綠色設計、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打造綠色供應鏈,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與制造業深度結合,全面推動綠色制造水平提升。強化開發區和產業集群升級改造,在重點行業施行“一行一策”,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和環境治理水平。嚴格實施“雙超雙有”企業強制清潔生產審核,以清潔生產一級水平為標桿,加快傳統產業全流程清潔化、循環化、低碳化技術改造,加強“散亂污”企業整治,加快淘汰落后的工藝和設備,持續推動中藥、白酒、煤炭、農副產品加工等主導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推進不具備整治條件的化工企業關閉或搬遷至合規化工園區,并加強化工園區管理。嚴把項目準入關,做好綠色承接產業轉移。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材料、綠色低碳等產業,打造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新引擎。

    2.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嚴格控制能耗強度,有效控制能源消費增量,推進能源供給清潔、消費節約高效。優化熱力供應布局,擴大集中供熱能力和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強化天然氣供應保障,提升天然氣消費比重。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引導能源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新、改、擴建用煤項目嚴格實施煤炭等量或減量替代。到2025年,完成國家和省對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要求。不斷降低煤炭、電力等行業綜合能耗,進一步提高工業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化水平。系統提升清潔低碳能源使用比例,積極擴大天然氣利用,推進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有序發展生物質能和其他新能源,壯大清潔能源產業,推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

    3.積極推進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完善鐵路和水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貨運運輸結構調整力度,針對煤炭、糧食、建材等大宗物料及工業產品等運輸,深挖運輸結構調整潛力,謀劃貨運運輸“公轉鐵”和“公轉水”重大工程。努力實現大宗物資運輸以鐵路和水路為主。優化中心城區快速路網規劃布局,構建以常規公交為主體、共享交通為特色的綠色出行體系,推動慢行系統和無障礙設施全覆蓋。增加集裝箱多式聯運比重,開展綠色物流體系建設,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城市配送企業創新實施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間配送等集約化運輸組織模式。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快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及政府機關的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的應用,2023年底前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80%以上。加快加氣站、充電站(樁)等配套設施建設,滿足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發展需求。

    4.深入推進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大力推廣新型生態化種養模式和生態循環農業技術集成應用,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節水灌溉等現代農業技術,積極開展循環農業示范創建。完善農業資源利用循環體系,加快廢棄農膜、農藥包裝物等農業廢棄物回收體系建設,以秸稈還田和能源化利用為重點,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推進“無廢農業”建設。鼓勵有機肥替代普通化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改造提升畜禽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鼓勵沼液還田,提升土壤肥力。控制農業源氨排放。推動養殖業減量用藥,規范獸藥、飼料添加劑使用,推進養殖過程清潔化。優化種養業布局,推進農產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銷售全產業鏈綠色化標準化發展。

    5.加快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圍繞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源、垃圾發電等生態環保核心業態、關聯業態,做好“雙招雙引”,加大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招商力度,加快推進生態環保產業發展,培育龍頭骨干企業和典型示范企業。著力提高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綠色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加大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環保技術裝備應用力度。大力推進廢物智能處置系統、生態環境立體監測網絡、智慧環保監管系統等新型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培育發展節能和環境服務業,進一步支持生態環境修復、綠色認證、環境物聯網等新興環保服務業發展,推動先進環保技術及服務應用示范。

    6.踐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優化完善綠色生活設施。推進城市社區基礎設施綠色化,推廣節能照明、節水器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加強社區垃圾分類宣傳與督導。深化綠色公交建設,完善公共交通換乘系統。完善自行車道、步道系統建設,鼓勵群眾低碳出行。引導全民綠色消費。加大綠色產品推廣應用力度,鼓勵引導節能、環保、低碳綠色產品消費。推行“光盤行動”,倡導節約糧食、抵制餐飲浪費,禁止濫食野生動物。鼓勵賓館、酒店、景區推行綠色旅游、綠色消費措施,嚴格限制一次性生活用品使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長效管理機制,逐步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創新推動快遞、外賣包裝“減塑”,切實減少白色污染。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精彩推送

    公司

    1月18日早盤,東鵬飲料高開高走。截至發稿已封死漲停,報172 15元。消息面,東鵬飲料于1月17日晚間發布業績報告,2021年歸母凈利潤預計11 5

    詳細>>

    去年春節前年終獎拿了30多萬,今年一分錢都沒有了。在一家20強房企已經工作7年的地產人陳雯雯說道,而她所在的一線區域已是該房企業績最好

    詳細>>

    在連續多次發布風險警示函之后,大妖股九安醫療終于熄火了。1月18日,九安醫療高開低走,最高漲至88 88元,午后該股觸及跌停,截至發稿,報

    詳細>>

    2022年,上海重大建設項目初步計劃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以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對擴大有效投資的支撐和牽引作用。1月18日,上海發布《2022年

    詳細>>

    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司長袁達在發布會上表示,保企業就是保就業、保民生。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復、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問

    詳細>>

    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云卿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確保能源供應,是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受國內外多種因素

    詳細>>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1|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1|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av美女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av日韩av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